全面电动化如何助推城市发展

版次:2 作者:本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北京、深圳、重庆、成都、郑州、银川等15个城市为试点城市。

《通知》提出,鼓励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知明确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充换电服务体系保障有力、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3个主要目标,以及提升车辆电动化水平、促进新技术创新应用、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健全政策和管理制度4方面重点任务。根据通知预期目标,新能源汽车推广将聚焦公务用车、城市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邮政快递车、城市物流配送车、机场用车、特定场景重型货车等领域。

那么,银川成为首批试点城市后,将带来哪些可能的改变呢?

观点一

全面电动化可为智能化奠定基础

周志翔

公共领域车辆占社会车辆组成很大比重,出台政策帮助这部分车辆完成电动化升级,对于实现整个城市智能化运转,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5G、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智能公交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升级。城市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车辆,可以依靠指挥系统,根据线路和站点的客流量进行科学设置,确保公交线路的效率和准时性。还可以实现区域人员集中管理、车辆集中停放、计划统一编制和调度统一指挥,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动态优化和配置人力和运力资源,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全面电动化也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落地。新兴产业落地和发展,需要充分的应用场景和机会。社会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有利于新能源相关产业在当地发展,比如:制造、组装、维修、售后等环节,既是服务公共车辆的支撑,也是社会车辆全面电动化的充分保障。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还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加快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当公共领域车辆全部转为新能源汽车时,将大大降低对石油的消耗和对外的依存度,这对保障能源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观点二

为无人驾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吴戈

推广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是推动车辆全面电动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也有很多重要意义:实现产业发展,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等等,对环保和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从更长远看,汽车全面电动化还会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产业更加优质。

众所周知,无人驾驶技术需要先进的智能水平,从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度来看,已经产生了很多传统汽车行业不具备的智能化设备,比如车辆的远程遥控、驾驶过程中的智能算法以及很接近无人驾驶的辅助驾驶系统等等,这些以前如同科幻般存在的设备,如今已经走进现实,不难想象,在大规模推进车辆全面电动化的过程中,必将催生出更多更先进的智能软硬件,而这些也将为未来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发展空间。

当然,无人驾驶的实现,除了车辆本身的不断发展外,还需要城市交通网络、城市无线网络覆盖等等相关硬件的整体升级。虽然要实现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今银川成为全国推行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的试点城市之一,就是一次机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开头重要的一步,未来发展自然值得期待。

观点三

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刘薇

试点城市遴选有较高的标准考量,入围者也是各具特点,例如长春是季冻区推广普及示范之代表、唐山在重卡电动化示范方面有借鉴意义……银川,突出的是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并将于此方面继续探索。

年初,宁夏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实施方案》,在释放出行类消费需求部分明确提出鼓励绿色电力交易,加快构建绿色能源消费体系,积极推广纯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其中,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加快充电桩与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有序推进加氢站建设,都与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任务相符。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最先带来的是“一升一降”——运行和维护成本降低、服务水平提升。加之快速充能的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未来将实现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对优化使用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蹚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而以绿色电力交易为突破,是实现以上任务目标的良好保障与助力,可以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探索和创新应用,在加快老旧车辆更新、以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渠道中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未来,或可演化出更多应用场景,接续出行类消费的“最后一公里”运输网络,比如快递外卖、社区巴士等,给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创新点,提升整个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和服务水平,使之与绿色能源供给系统高位对接、高效互动、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