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让她们措手不及

版次:11 作者:王敏

说起产后抑郁,如今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和爸爸重视。作为一种情感精神障碍疾病,产后抑郁已经是女性分娩后的常见病。在优生优育的今天,无论是产后抑郁的诱因,还是治疗和恢复的方法,都亟待普及和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是女性一个人的事儿,而是需要整个家庭共同面对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听听她们的故事,或许会让您对产后抑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也希望能帮助更多新手妈妈建立一个积极平稳的产后情绪。

突来的抑郁

让我很崩溃

讲述人:27岁 婉婷 私企职员

我是结婚1年后怀孕的,整个孕期情绪相对是平稳的,偶尔会紧张、担心。我每天会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孩子出生后,我每天都会莫名其妙地紧张、烦躁,害怕照顾不好孩子,担心奶水少孩子吃不饱,甚至一听到哭声,就心跳加速,紧张到喘不上气。之前的那种期待和喜悦,感觉一夜之间消失了,生活突然变得无趣,整个人也越来越麻木。

起初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我是患了产后抑郁,我妈还说我娇气,都当妈的人了,还跟个小孩似的,扛不住事。我老公是做工程设计的,那段时间刚好有项目,特别忙,每天早早就出门了。白天他抽时间会回家一趟。晚上回来,他帮我安顿一下孩子,就会继续加班。月嫂阿姨也算尽职尽责,只要孩子哭,会第一时间去哄。可即使这样,我还是控制不住情绪,变得特别敏感。

让我崩溃的一次,是孩子3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刚哄睡没多久,孩子就开始哭闹。那天我特别累,还是尽量有耐心地去抱、去哄,但情况并没有好转。当我快坚持不住时,月嫂阿姨接过孩子帮我哄,没想到孩子刚到她怀里就不哭了,很快就又睡着了。那一刻我一下就崩溃了。我跟老公大吵,怪他不关心孩子,后来我又开始责怪自己,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孩子不认我了……那一晚,真的是场噩梦。

产后抑郁就是这样,来得没有理由。朋友都很意外,说我这么乐观的人,怎么生个娃还抑郁了。说实话,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什么原因。

家人陪伴让我的生活回到正轨

讲述人:36岁 马丽娟 教师

将近6年时间,我一直在要孩子。什么方法都尝试了,该受的罪,一个没少受。女儿是在我们几乎放弃的时候,突然降临了。查出怀孕的那天,我激动地大哭了起来。让我没想到的是,原本应该是天大的好事,却从那天起让我变了个人,焦虑、担心持续了整个孕期,生怕一个不小心,孩子就没了。直到孩子早产来到我身边,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陷入了低谷。

白天,无精打采,晚上又睡不着觉;孩子哭闹时焦虑不安,担心孩子会生病,老想哭;逐渐变得敏感,常控制不住情绪想发脾气,有时还会有轻生想法;还总是和家人吵架,家庭气氛很紧张……当时我老公很快意识到,我可能是产后抑郁,然后就带我到医院就诊。

经过一系列的诊断,我被确诊为产后抑郁。医生跟我说,大概40%~80%的女性,会在产后2至3天内开始出现产后抑郁,有的会在2周内自动消失,但也有症状严重的,比如会自责、无助,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会有想伤害自己的念头,有的甚至会出现幻听、幻视。这种情况就非常严重了。

说实话,我很庆幸自己有一个负责任的老公。从确诊之后,他就请了假在家陪我,3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都悉心照顾我,接受我的情绪,满足我的需求,就是这样一天天把我重新带回到生活的正轨……现在我的宝宝已经1岁了,我很幸福。

为什么会有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对此,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师王媛介绍说,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激素的变化。在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剧烈的变化,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下降。这种激素的变化可能会对脑化学物质和神经递质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改变。

第二个原因是身体和生活的变化。产后,母亲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责任,同时还要面对身体的恢复和乳汁喂养的挑战。这种身体和生活的变化可能给新手妈妈带来压力和不安,增加了患上产后抑郁的风险。

第三个原因是心理和情绪的压力。新妈妈们可能面临睡眠不足、疲劳、焦虑、自我怀疑和对新角色的适应等压力因素。这些心理和情绪上的压力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

第四个原因,是社会支持的缺失。许多新妈妈在面对产后抑郁时感到孤立和无助。在缺乏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也会加重她们的症状和负担。

家人的陪伴关爱很重要

记者了解到,产后抑郁对产妇在生活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新生儿也有很大伤害。有部分产妇会出现排斥新生儿的状况,这样就会导致新生儿不能及时吸吮母乳,影响身体发育。还有一部分严重的产妇会出现精神恍惚的状况,严重时可能会危害自己的生命。对此,王媛医生特别提醒,家人一定要多关心爱护产妇,特别是丈夫,更要密切关注新妈妈的情绪变化,给她们足够的陪伴和包容。

“在护理产后抑郁产妇时,要尽可能避免提起一些敏感问题,如身材走样和治疗的费用等,这些都可能使产妇出现焦虑,不利于后期的治疗。”王媛强调说,“有抑郁倾向的新妈妈应该知道,有很多人和你面临同样的问题,并不是你不正常。如果你感到很大的痛苦,也不需要掩饰,可以寻求可信的人倾诉,或者找专业人士寻求支持。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办法照顾好孩子,偶尔会对孩子感到厌烦,这是因为身体不适造成的,并不代表你不是好妈妈,请一定要相信,只要积极治疗,这样的情况会得到改善的。”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