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痰原因多

这些排痰“锦囊”您用得着

版次:12 作者:王敏

最近这一阶段,随着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儿童常因感冒、过敏或肺炎引起咳嗽症状,甚至会有痰不易咳出的现象。看着孩子咳痰困难,小脸儿还憋得通红,父母干着急。那么,当孩子咳痰时,家长如何才能帮到孩子缓解症状?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孩子有痰咳不出

父母真心焦

“这段时间接诊的患儿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居多,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甲流、乙流、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张静介绍说,患儿普遍有一个很明显的症状,就是咳嗽。“儿童肺炎的咳嗽症状就较频繁,可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嗽伴有痰鸣音,恢复期咳嗽可能会有痰。”

对此,3岁男孩张子明(化名)的妈妈苏敏就深有体会。从上周一开始,孩子突然咳嗽,经过一周时间治疗目前基本进入恢复期,但咳嗽排痰的过程,孩子却十分不配合,感觉痰液卡在喉咙成宿睡不好觉,这让苏敏很着急。“医生说要让孩子配合排痰,但孩子太小了,说着又不听,不知道除了用药,还有什么有效排痰的办法可以辅助配合?”

7岁孩子杨欣然的情况就更复杂一些。说起孩子的病,孩子爸爸很心焦地说,周六一家人一起去爬山,回来孩子就病倒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风寒,晚上一直咳嗽说嗓子疼,两三天的工夫,咳嗽加重了,还总说喉咙里卡住痰出不来难受。“我们给孩子吃了各种化痰止咳的药,还吃了小儿快客,但目前还没有什么效果。”

儿童咳嗽痰多原因多,弄清病因再服药

张静提醒说,儿童出现咳嗽并有痰,原因比较多,或许不单单是感冒引起的,建议家长不要擅自给孩子用药,还是要先作一下血常规的检查,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服药。

“感冒或流感当然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感冒或流感病毒会引起喉咙发炎和咳嗽,同时也会产生痰液,这种情况通常会伴随其他症状,如流鼻涕、喉咙痛和发烧。除了感冒或流感,也有其它原因。”张静说,比如儿童患有哮喘时,他们的气道会变得狭窄,导致呼吸困难和咳嗽。出现早上咳嗽并有痰,可能是因为夜间哮喘症状加重,引起痰液积聚。

另外,当儿童对某些过敏原(灰尘螨、花粉或宠物皮屑)过敏时,喉咙也会产生炎症和痰液。张静补充说,当异物进入人体内,体内免疫系统因抗异物而出现炎症,比如胃食管反流是引起婴幼儿长期气道有痰、反复肺炎的常见原因之一,治疗上主要是去除原发病因。

“气道内‘痰’不像水一样容易吸收,尤其婴幼儿,气道狭小、薄嫩,痰多了会堵塞气道影响呼吸,导致缺氧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张静说,有时孩子剧烈咳嗽后会吐出很多黏性物,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应置孩子于侧卧位,避免呕吐时误吸。“可见,不是所有的‘痰’都需要用抗生素治疗,处理方法也因病而异。”

孩子有痰咳不出用药护理有讲究

那么,如果孩子嗓子有痰咳不出来,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呢?

“小孩子嗓子如果有痰,可以口服的化痰药物品种很多,如肺力咳、小儿消积止咳、鲜竹沥液等,或者口服西药,如盐酸氨溴索、盐酸氨溴特罗等,都有助于止咳化痰。”张静介绍说,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雾化治疗,如使用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等,但雾化的药物需要由医生处方,遵医嘱使用。

同时她提醒说,当孩子喉咙有痰时,要经常清洁口腔,最大程度降低嗓子致病菌的浓度,这样有助于缓解宝宝咳嗽有痰的情况。另外,孩子喉咙有痰时,家里尽量使用加湿器,这样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喉咙炎症和痰液产生。“保持室内清洁也很重要,定期清洁室内空气,减少过敏原的积聚,有助于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咳嗽和痰液。”张静说。

学会给小儿拍背排痰

当孩子出现有痰不易咳出的现象,家长还需要细心地给儿童叩击背部,协助儿童正确排痰。拍背排痰是通过叩击胸背部产生振动促使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利于其排出的方法。其目的是促使痰液排出体外,用来预防或改善气道内分泌物的淤滞。拍背排痰的时间一般选在雾化吸入治疗后或阵咳明显时,注意要在儿童进餐、喝奶前1小时或进餐、喝奶2小时后,以免造成呕吐。

拍背排痰的姿势:儿童可以取坐位、趴卧或侧躺在床上或家长腿上。叩击者五指并拢拱成杯状,利用腕部力量有规律地从下至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背部。用正确的手势进行胸部叩击时,听到的是“空空”的叩击声,而不是“啪啪”的拍打声。

叩击时应保持一定的节奏,频率100~120次/分比较合适。叩击应用于重症婴幼儿或易引起支气管痉挛患儿时,频率应酌情减慢。

中医推拿来帮忙

中医上,也有很多推拿手法可以帮助孩子顺利排痰,家长也可以学习尝试。

1.天突推至膻中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或两锁骨相交中央有个凹陷处即为天突穴。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之间中点。操作手法:用大拇指从天突穴往下推至膻中穴,推到皮肤微红即可。

2.膻中推至关元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操作手法:用大拇指从膻中穴往下推至关元穴,推到皮肤微红即可。

3.分推胸肋

操作手法:分推膻中穴200~300次,用大拇指从中间往两侧分推(避开乳头)。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