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粪烧馍馍

版次:13 作者:李万虎

中国人历来善于因地制宜变通,也懂得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因此就有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

我的家乡在西北农村,村里有条河常年奔腾不息,村庄附近更是有葱茏茂盛的山和草原。俗话说,草场好了牛羊肥,墨汁好了字迹美。

进入深秋后,天气越来越冷,村里养羊的人家开始积攒羊粪。这些羊粪不掺土,等天气暖和时,拉一点出来晾晒到家门口的空地上,天冷了既可以填炕,也可以用来烧馍馍吃,我们叫羊粪烧馍馍,也叫草原面包羊粪烧。

羊粪烧馍馍的做法简单,也很省事。找一处避风干净的地方,将晒干的羊粪堆成小堆,用柴草引燃,慢慢等羊粪烧透。

利用烧羊粪的时间,就可以做馍馍。在发酵好的面里加入碱、鸡蛋、胡麻油,掺入干面粉,揉成团状,再做成一个个形似面包的面饼,然后把这些面饼分别放到一个个特制的鏊子里,埋进烧透的羊粪堆里,再在上面撒上一层羊粪末,利用余火和灰烬煨烧。鏊子也叫烧锅子,呈圆形,是生铁铸造的羊粪烧馍馍的专门工具,直径大约20厘米,分上下两半,有点象饼铛。半个小时后,撒在上面的干粪末燃烧完,就可以起锅,烧出的馍馍外壳颜色橙黄,硬而酥脆,香而不焦,硬壳里面洁白的面团更是蓬松发软,有点像面包的味道,非常可口。

过去通信不方便,信息的传递都靠带口信,收到信息往往已是几日后。要是听闻有亲戚生了孩子坐月子,母亲便急忙做羊粪烧馍馍去看,生怕时间晚了亲戚出了月子被人笑话。做馍馍时,母亲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将揉好的面擀成面饼,抹上清油后,分别撒上香豆草、胡麻、玫瑰,摞在一起再揉成一团,这样烧出来的馍馍,香气扑鼻,回味无穷。我们叫火鏊子,在那个年代,是看坐月子人的标配。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吃的食物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看月子也不用再做烧馍馍,买营养品省时省力。但想来,如今要是能提着费心费力做的羊粪烧馍馍去看人,那一定是一份不一样的情义。

□李万虎(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