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菜

从“野果”到明星菜

版次:11 作者:王敏

腌制的螺丝菜。资料图片

临近过年,一些人家已经开始准备一些冬季小菜,希望能在过年时,为一桌美食增添一些特别的滋味,螺丝菜就是不错的选择。在贺兰县金贵镇联星村,当地的螺丝菜种植基地刚过了忙碌的采收季,如今到了腌菜的时候了。

儿时的“野果”

说起螺丝菜,现在很多年轻人也许并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但对于有些阅历的人来说,螺丝菜不仅好吃,还能让人想起很多儿时过往 。

“那时农村的野外生长着很多螺丝菜,每年我都会同大人一起去挖,白白嫩嫩,随便用手捋一下,就可以吃,一天下来可以挖几十斤,一部分留下来自己吃,剩下的拿去市场卖钱,卖不掉回来就腌菜吃。”在贺兰县生活今已退休的市民王赞举说,听说如今螺丝菜还有专门的种植基地,这是让他没想到的。

王赞举说,那时野果就是孩子们的零食。农村生活条件非常不好,孩子们想吃零食,只能到野外寻找,什么香泡泡、龙葵、桑葚、野葡萄等等,只要出去就能找到,这其中就有螺丝菜,不过如今在野外倒是少见了。

螺丝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真正的学名叫宝塔菜,又名甘露子。茎直立,叶对生,夏季开花,轮伞花序,浅紫色。然而,所谓的“螺丝菜”不是它的果实,而是它地下匍匐枝成熟时顶端膨大成螺旋状的肉质块茎,看起来就像蚕蛹或者螺丝,所以俗称为“螺丝菜”。螺丝菜的根茎同其它作物的根不一样,成熟时肉质块茎晶莹剔透,洁白如玉,因而才会引得孩子们把它挖出来当作零食吃,“吃起来的滋味是甘甜、脆嫩、多汁的,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王赞举说。

如今的“明星”

“贺兰螺丝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贺兰县联星村已有近30年的种植历史,是我们这儿的‘明星菜’,亩产量可达2500斤到3000斤,收购价每斤3.5元至5元,远销天津、北京等地,经济效益可观。去年,我们村种植了170亩螺丝菜,产值预计达到100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100余人增加收入。”说起螺丝菜产业发展,联星村党支部书记马维云很是欣慰。

在他的回忆中,螺丝菜作为泡菜吃,绝对是人间美味。尤其是每年过年前,刚采摘收获的螺丝菜很是新鲜,腌制成冬季的小菜,吃面、喝粥都少不了。“螺丝菜本身汁水丰富、味道甘甜,生吃已经口感爆棚,腌制后更是让人吃得停不下来,而且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腌制成甜辣味的、酸辣味的、糖醋味的,绝对能满足你的胃口。”马维云说。

家住在水一方的居民马玉芳,不久前专门到贺兰县买了螺丝菜,腌了满满一坛子。她做螺丝菜有一个秘诀,“如果想口味好一些,可以加入少许花椒和高度酒、姜,这样腌制出来的螺丝菜味道更好。”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