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咽喉易受伤的季节

声音嘶哑,突然失声是怎么了?

版次:10 作者:刘威

日前,“某知名歌手患支气管炎突然失声”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留言称自己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症状。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斌提醒,目前正值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失声的发生概率也会变高。比如嗓子处于长期疲劳状态时,或是受到病毒细菌感染、寒冷等刺激时,声带黏膜会发生充血肿胀,导致声带振动不佳,声音异常,甚至发不出声音。那么,具体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是突然失声?寒冬该怎么保护好我们的咽喉呢?

病例

男子感冒后发不出声音竟是急性喉炎惹祸

48岁的吴先生是位中学教师,平时因为用嗓过度,患有慢性咽炎。十多天前,吴先生感冒了,出现咽痛、咳嗽症状,更郁闷的是发不出声音了,“一直咳嗽、咳痰,说话声音特别嘶哑,而且嗓子特别疼,很用力才能小小地发声。一直以为是普通感冒,自己吃了一些感冒药、消炎药,想着慢慢就能缓解。没想到两周时间过去了,声音依然没有恢复,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这才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吴先生说。

在耳鼻喉科进行了喉镜检查后,医生发现吴先生的声带颜色鲜红,有明显的充血水肿,在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诊吴先生的失声是急性喉炎所致。“患者因工作原因会频繁用嗓,加上病毒感染,声带受损加剧,诱发了急性炎症,才会突然失声。”医生介绍说。目前,经过几天的雾化以及输液治疗,加上少用嗓、饮食清淡等干预,吴先生的嗓子逐渐恢复。

1声音受损因素多

人的声音来源就是声带的振动。正常的人体声带结构,声带位于喉部,也就是气管的最上端,当人呼吸时,声带会一张一合地运动,当气流从气管里出来,通过声带黏膜的振动就会发出声音。

“声音受损的因素比较多,常见的因素之一是过度用嗓或不当用嗓,一些需要高频率用嗓的职业,比如教师、歌手、播音员等,因为说话过多、发音过高过响或发音方法不正确,会导致嗓音疾病。如果嗓子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冬天再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声带黏膜可能会发生充血肿胀,导致声音异常,甚至发不出声音。”邓斌医生介绍说,尤其是一些用嗓频率较高的职业,咽喉或多或少都可能受损,再加上冷空气的刺激,更容易诱发咽喉问题。

另外,普通人因天气变化大、过度熬夜等,也可能出现咽部疼痛、失声等。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咽喉产生很大的刺激;辛辣食物、油炸食品等也会减少咽喉黏液分泌,造成咽干喉燥,产生咽喉肿痛、嗓音嘶哑等症状。

2突发声嘶是急性喉炎的主要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后,感染可能由鼻腔、咽部向下扩散引起喉部炎症,开始是鼻塞、流涕、咽痛,然后可能出现声音嘶哑。细菌、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引起喉部特异性感染,损伤声带而导致嘶哑。“冬季的耳鼻喉科门诊上,有些患者是因急性咽喉炎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无法发声就医,这其中尤其要提防急性喉炎的发生。”邓斌医生提醒。

他进一步解释,急性喉炎是指喉黏膜及声带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为呼吸道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多见于感冒后,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像教师、演员等用嗓较多的群体更容易罹患此疾病。小儿因喉腔狭窄咳嗽功能不强,急性喉炎有其特殊性,充血水肿导致喉阻塞,病情较严重和病情变化较快,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急性喉炎主要的症状是突发的声嘶,一开始可能仅表现为声音低沉,逐渐发展为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声。伴随的症状可能有咳嗽、咳痰、咽痛。虽然成人因为急性喉炎发生窒息的情况较少见,但是出现症状时仍然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对于急性喉炎,常见的治疗方法为雾化吸入治疗以及抗生素治疗,以减轻声带充血、水肿,必要时还需要激素治疗。

提醒

声音嘶哑还要提防这几种病

声带小结是慢性喉炎的一种类型,也叫结节性声带炎。本病多见于女高音演员、小学教师、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员。这种疾病的患者多为持续性声音嘶哑。

用声过度、发声不当或一次强烈的发声之后,声带局部损伤可能出现声带息肉。声带息肉的临床表现之一为持续性声音嘶哑,其程度与息肉的位置和大小有关。

声带乳头状瘤可发生在喉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声带前段为多,表现为声音嘶哑。

建议

寒冬这样保护咽喉

在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当出现咽喉突然肿痛失声的情况后,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治疗,切忌自行买药服用,以免耽误病情。邓斌医生还给出以下保护咽喉的建议。

出现声音嘶哑或者失声后,应该禁声1~2周,尽可能减少咳嗽,也不要清嗓子,因为这会猛烈震动声带。也不建议以悄悄话或耳语方式说话,以免对声带造成更大的负担。还应多喝温水,保持咽喉黏膜湿润;少吃冰冷的食物,饮食清淡。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都会对喉咙黏膜造成损害,引起不适,应尽量戒除。

冬天可多吃润喉食物。梨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生吃、蒸梨羹、榨汁、煮水等都可以。银耳莲子百合汤适合干燥的冬季,可以滋润咽喉,减轻炎症的发生。罗汉果是润嗓佳品,与梨、川贝、陈皮、百合、菊花一起煮水喝,可润喉利咽。

对于长期用嗓人群,如老师、销售员、歌手等,若连续用嗓超过20分钟,最好能休息5~10分钟。平时说话时应避免情绪化、激动,尽量降低语速。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