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已是慢病要小心肾脏受累
版次:12 作者:刘威
专家简介
宋丽,银川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内分泌失调等。
门诊时间:
银川市中医医院金凤院区:周一全天、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银川市中医医院兴庆院区:周二、四、六上午。
日前,随着某明星的不幸离世,“红斑狼疮”相关词条上了热搜,引发广泛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我国最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除了面颊部出现蝶形红斑外,该病还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最常见的是狼疮性肾炎,不规范治疗会导致肾功能衰竭。那么,系统性红斑狼疮究竟有哪些危害?该如何避免狼疮性肾炎的发生?本期,银川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宋丽来和大家聊聊这些话题。
肾脏是该病
最常累及的器官
记者了解到,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临床常表现为:颊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
“理论上来讲,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病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可以说从头发到脚趾、从皮肤到内脏都可能有影响,最常受累的器官是肾脏。约40%~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起病初即伴有肾脏损害,临床称之为狼疮性肾炎。17%~25%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痛苦。狼疮性肾炎患者早期临床会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终末期肾脏病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宋丽介绍。
她也建议,一旦出现持续存在的皮疹,尤其是面部的蝶形红斑,或关节肿痛、光过敏、持续发热、乏力等症状,就应该去检查一下自身抗体。
及早发现肾脏损害
为了及时发现肾脏损害,及早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建议患者经常检查尿液分析和沉渣定量、肾功能检查,必要时做肾脏B超、肾脏核素扫描检查,及时发现肾脏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要应经常测血压,查肝功能、电解质等。因为肾脏疾病进一步发展会导致高血压;尿蛋白的大量丢失,可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电解质紊乱可出现血钾、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根据病情需要做肾穿刺活检,了解肾损伤程度。因为通过病理组织的直接观察更能了解到肾脏损伤的具体情况,有利于医生判断疾病,制订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患者还可使用免疫抑制剂,配合中医中药治疗,防止肾病发展。
遵医嘱定期复查
为防止肾病的发生、发展,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定期到门诊复查,千万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的用量。“之前我门诊上有位54岁的女性患者,因‘间断全身乏力10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半年’来就诊。经了解,这位患者10年前曾被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期间因为治疗间断,病情反复并出现水肿,经查24小时蛋白定量明显升高,发展为狼疮性肾炎,使用了激素、环磷酰胺、羟氯喹治疗。因为她并没有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还自行调整了用药,后来又发现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宋丽提醒。
患者日常如何调理?
日常调理有助于治疗,宋丽建议患者应遵循下述原则。
1.畅情志
狼疮性肾炎患者可能因为病情复杂,全身多脏器受累,出现肌肉及关节疼痛难忍等情况时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拒绝治疗。然而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发展,因此家属应多鼓励患者,畅情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狼疮性肾炎患者若出现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发热、关节肌肉疼痛等,需要及时就医,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预防感染
治疗中,患者因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暖,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外出佩戴口罩,通过锻炼身体、口服中药汤剂增强体质。
4.避免劳累,适度活动
在急性期及血压过高、水肿严重时,肾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损害。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慢走等活动。
饮食中注意以下几点
狼疮性肾炎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预防损伤加重。
肾脏损伤会导致蛋白质大量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和水肿,因此患者必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并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牛奶、鸡蛋、精肉等。但也并不代表可以无节制地摄入,适当摄入即可。如果蛋白质摄入量过多,不但难以完全吸收,也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精肉每人不应超过100g/天,鸡蛋≤2个。还应限制盐的摄入量,以免加重水肿,同时还要少食用酱油、罐头等富含钠的食品。
避免食用光敏食物。比如苜蓿类,还有蘑菇、香菇、莴苣、韭菜、苋菜,马兰头以及豆荚、无花果、柠檬等。这些食物尽量避免白天食用,可选择晚餐的时候食用,这样到第二天中午时它们就不再有光敏作用了。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防晒可避免紫外线对患者皮肤的刺激,减轻患者的皮肤炎症,减少疾病复发。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