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的锅巴汤

版次:13 作者:阿棉

那年去韩国,装了一肚子的泡菜。

每日里吃饭都有七八个小碟,乍一看眼花缭乱,待仔细看来,全是不同种类的泡菜。白菜、海带、萝卜条、黄瓜条等,似乎所有的蔬菜都可以腌制成泡菜,吃起来也是酸辣可口。

一日在餐厅,做接待的张先生很是神秘,“棉,给你弄个好吃的。”一听好吃的,我眼里的火苗一下子蹿了出来,要知道泡菜虽好吃,但我毕竟是肉食爱好者。

难道是鲍鱼?我偷偷看了下餐厅,也不像,鲍鱼应该是在海鲜餐厅。

“来喽!”老板端了小锅子放在桌上,锅里滋滋地响着,张先生笑眯眯看着我。按捺着激动好奇,我轻轻揭开了小锅盖。

“这是锅巴汤,我们都很喜欢吃的。”对坐的张先生补充说:“现在锅巴都不好弄了。”

我笑了,拿起勺子喝了一口,原汁原味的白开水,锅巴嚼起来很有韧劲。眼里的火苗竟不知何时被这蒸汽打湿了,湿漉漉地沾了一睫毛。

张先生不知道,我们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锅巴了。那是铁锅的年代,那时烧的都是土炉子,那时煮饭都是撇米汤的。姥姥在做米饭时,会在锅里倒上大半锅的水,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就听铁锅里咕嘟咕嘟作响,她在边上拿出瓷盆,用大勺把锅里的米汤舀出来一些。那米汤有时略清些,有时浓一些,散发着米香。炉子里又压了点煤,变成小火,铁锅里安静了些。姥姥煮饭是凭感觉的,总是在恰当的时刻添煤,铁锅里的米饭总是很松软。剩下一层粘了锅底的米饭,姥姥会把铁锅继续放在炉上,这时的火更小些,不到几分钟便炕出来了,随后用铲子轻轻地铲一下,一整片锅巴被铲起,淡黄色的,冒着热气 。

若论这锅巴汤里的汤,我更喜欢这汤是牛奶做的,泡在锅巴里,再放点糖,奶和米的香混在一起,吃几顿都不会烦的。现在想来,这样的吃法,多半归根于姥姥的宠溺。

已经很久没有吃锅巴了,铁锅煮饭早已退出了厨房的舞台,电饭煲里再也蒸不出锅巴了。最原始的锅巴味道,随着姥姥留存在了记忆里。

陌生的土地上,一碗漂洋过海的锅巴汤,把蜷缩了多年的爱无边无际地漫延开。

□阿棉(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