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好书榜盘点
版次:11 作者:吴璇
过去一年的图书界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种领域、各种题材的好书层出不穷,让喜欢读书的人感受到精神食粮的丰富。一起来看看这些年度好书吧,看看其中有没有你心仪的?
2023年《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龙与狮的对话》
作者:王宏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为中英官方的第一次正式接触,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对两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毋庸置疑。本书聚焦翻译在这次中英对话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全书七个章节以时间为轴线,由多个问题驱动论述,通过对使团译员背景以及国书、敕谕、礼品清单、往来书信等各类文件的翻译和改写的考察,并基于对大量珍贵档案和多门语言文献材料抽丝剥茧式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力图还原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翻译过程,向读者展示翻译在马戛尔尼访华事件乃至近代中国外交活动中的至关重要性。
《一个拣鲨鱼牙齿的男人》
作者:胡续冬
出版: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胡续冬(1974~2021),曾获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明天·额尔古纳诗歌奖、珠江诗歌节十年大奖,被誉为“70年代出生诗人的代表性人物”。本书选入诗人各创作阶段最具代表性诗歌共三辑128首,风格、语言多样化,以其独特的“胡氏语言”,在“戏谑”与“狂欢”的表象下,呈现出“内敛”与“克制”的内核,共同构筑了一个多面的、完整的诗歌城堡。
《那些动物教我的事》
作者:张瑜
出版: 商务印书馆
这是资深自然观察者张瑜以长达30年的积累书就的博物学札记。作者张瑜采用轻松、幽默的笔触,以自己从小到大和四种动物——鸭子、松鼠、螳螂、刺猬——相识相知的故事为线索,通过摄影和文字刻画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场景,回顾了自己一路走来是如何与这些动物结缘并从中获得成长的。在张瑜看来,观察自然,能让他以最为慵懒的方式收获最多样化的快乐。即便是城市中的野生动物,生活细节之丰富也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
本榜单其他好书
《工厂日记》
《狐狸》
《被牺牲的“局部”》
《市场中国两千年》
《艺术与文明》
《图像》
《中文打字机》
《敏感与自我》
《常与小熊》
豆瓣读书2023年度好书
《明亮的夜晚》
作者:崔恩荣
出版:台海出版公司
和丈夫离婚后,31岁的主角独自来到海边小城熙岭,却在那里邂逅多年未见的祖母。尴尬和沉默之后,孤独的心一点点靠近,她和祖母成为相互倾吐心声的朋友。在祖母家老屋的旧相册里,她发现一位和她长相非常相似的女子,依偎在少女时代的祖母身旁。
一个个鲜活的面孔逐渐从一张张黑白相片中,从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中,从久远的回忆里,穿过女人所处的时代,走到她的面前。本书也被一些读书平台称为女性版的《活着》。
《赶时间的人》
作者: 王计兵
出版: 台海出版社
本书作者王计兵是一个外卖员,奔跑的行程累计15万公里。在城市穿梭的日子里,他看到更多跟他一样为生存奔波的人,外卖员、农民工、保洁员、保姆。他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奔波,却跑丢了自己的身份:既不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故乡和父母又在不断远去。
如同一个来自底层的行吟诗人,王计兵记录下自己和他们的狼狈,以及作为劳动者的自尊。他写道:我沸腾的血,就是我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嶙峋的瘦骨,就是我耸立的山川。本书是他诗歌的首次集结出版。
《凯列班与女巫》
作者: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出版:上海三联公司
本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女巫”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全书分为五个部分:15世纪前农民和工人的日常斗争;土地私有化和扩张的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机械身体观的兴起;欧洲大陆的大规模猎巫;猎巫策略在美洲的重演与当地妇女的反击。
本榜单其他好书
《我在北京送快递》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同意》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多谈谈问题》
《疼痛部》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记者 吴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