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手擀面:
熟悉的味道,是“老友”重逢的路标
版次:12 作者:吴璇
“味道很家常,和家里做的一样。”“面条特别筋道,比机器压的面条好多了。”“他家的三种面都非常好吃。”在某个美食点评软件上,一家手擀面的线上店铺好评留言不断,让人忍不住好奇,这家有26年历史的面馆,到底有多“香”?
最熟悉的家常味道
正值中午12点,蔡家手擀面里坐满了食客,年轻的老板陶亿伦在后厨忙碌着,时不时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来。这家店的手擀面品种不多,但都是银川人最熟悉的家常味道——素干捞、西红柿鸡蛋拌面、羊肉臊子面。
羊肉臊子面是这里的招牌,红红的油汤搭配上雪白的、粗细均匀的手擀面,汤里还躺着不少块大量足的羊肉块,可谓“色香味俱全”。和其他臊子面不同的是,这里的羊肉臊子面虽然看上去红红的,似乎放了不少辣子,但吃起来并不是特别辣,反而激发出了羊肉臊子的香味,辣椒的辣,羊肉汤的鲜,豆腐、萝卜、土豆混合的蔬菜香,融合在一起,虽然不惊艳,但绝对是吃惯了臊子面的银川人都熟悉的那个味儿。
除了臊子面,小店里的素干捞和西红柿鸡蛋拌面也很受欢迎,尤其是素干捞里,有黄豆芽、韭菜等各种绿菜做成的卤菜,吃起来微辣、微酸,还有些咸鲜的口感,搭配上筋道爽滑的面条,备受年轻人的青睐。
三揉三醒 面条才筋道
要做出好吃的手擀面,汤头和面条缺一不可,而在这方面,蔡家手擀面早已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秘诀”。
首先是汤头,为了做出最有家常味道的羊肉臊子汤,店主每天早晨7点就起来炒羊肉臊子。炒臊子并不难,但最关键的是,需要小火慢炖三个小时,这样才能把臊子独有的羊肉香味熬出来。之后,再搭配上土豆、萝卜和豆腐,如此便能激发出臊子汤的香味来。除了汤头,筋道的面条更是有讲究,必须“三揉三醒”,“醒锅的面,口感更好,更加筋道,吃到胃里也会很舒服。”
如今,陶亿伦扮演着网友口中“任性”的面馆老板,每天只擀三张面,卖完就关门休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和面、揉面、擀面,做出一碗正宗的羊肉臊子面来吃,而我们作为26年的老店,当然要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哪怕卖得少一点,也要让顾客吃得好。”他说,“一切都是为了做好这碗面。”
浓浓的情怀
除了面的味道吸引人,这里的每一碗面,还包含着浓浓的情怀。
陶亿伦说,这家店是1998年的时候,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开的。最早开在西夏区的老柴油机厂附近,因为味道家常,分量足,价格也合适,所以在老柴油机厂那一带颇有名气。很多在那里上班的人,都吃过他家的手擀面,其中不乏坚持“打卡”的回头客。
前几年,蔡家手擀面从西夏区搬到了金凤区,某天一位食客碰巧路过要了一碗面,刚吃了一口就分辨出是自己曾经常吃的老味道。“当时我们搬了家,掌勺的也从我爸妈变成了我,那个人也好多年没吃过我家的面了,但还是凭借熟悉的味道认出了我们。”陶亿伦说,对于一个小面馆来说,这种熟悉的味道就像是一张名片,又像是一个路标,无论在哪里,都能让那些失散的人和事重新相聚。
记者 吴璇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