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畅行出行顺心
版次:6 作者:李鲲鹏
民生“十心”实事,是银川市委、市政府对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都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交通畅行“顺心”实事聚焦群众出行,通过购置电动公交车和优化公交线路、修整市政道路、优化路口组织交通、完善路网结构、照亮群众回家路、新增公交智能指示牌等六个方面,对银川市交通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提升。随着我市多年来持续优化城市交通路网,我市道路通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城市环境面貌也随着一条条重点道路的打通得到改善,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实事实实在在的成效。
优化公共交通 提升群众低碳出行获得感
“最早在银川坐公交还是41年前的事了,因为单位在贺兰县,从银川北门到贺兰县只能坐8路公交。”市民田先生告诉记者,那时候公交车是人们出行为数不多可选择的公共交通工具,等车时间长,车内空间也有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银川公交车更新换代,从燃油车到天然气车再到现在的电动新能源公交车,更换的不仅是车的外观,还有舒适的座椅以及便捷的站点提示和优化的公交线路,让公交车成为现在大家出行首选的公共交通方式。
更换电动公交车是银川市2023“十心”实事交通畅行“顺心”实事的其中一项。据悉,目前银川市街头运行的公交车已经基本实现了纯电化。2023年1月完成300辆新能源公交车入户工作,4月份完成剩余300辆公交车入户工作,5月办理道路运输许可证,6月上线运营。如今,60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车辆道路运输证已办理完毕,车辆陆续上线运营。不仅如此,1000套电子站牌实施建设,建成后,群众能够更好地掌握公交车的运行轨迹,提升公交车的准点率。
车辆更新让公交车的通行效率有了显著提升,线路的优化更是提升了群众的乘坐体验。银川市公交公司优化调整了公交28路,进一步方便金凤五路及康银巷周边小区居民便捷出行,填补康银巷、金凤五路公交线网空白;延伸公交509路,打造宁安街骨干线路,构建“一路一主线”的线网体系,同时进一步方便金凤区南部区域及宁安街沿途区域市民前往银川市民大厅办事出行……一项项举措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也为市民带来了更便利的出行体验。
一夜修一路 持续完善路网结构
“有时加班到晚上10点以后,回家路上就看见一处半封闭的道路维修路段,第二天一早,再走这条路时发现维修的路段已经修好了。”市民李先生说。2023年实施的交通畅行“顺心”实事期间,市政部门依旧采取“一夜修一路”的做法,提前科学规划好需要维修的道路,多次对亲水大街、宝湖路、上海路、正源街、玉皇阁街等路段路面下沉跳车、爆管后遗留未做沥青等问题进行维修,其余小面积干坑等道路问题均采用冷补沥青进行维修。
不仅如此,住建部门通过交通疏堵“6+N”工程结合城市更新,持续聚焦“断头路”“瓶颈路”,优化提升既有道路。今年计划实施交通疏堵项目61个,其中续建6个,新建55个(重点项目4个、打通断头路35条、改造慢行绿道13条、改造老旧街道3条)。通过实施“交通疏堵”项目,全市路网密度将同比提升3.3%,达6公里/平方公里。
作为交通疏堵的重点工程,2023年实施的金凤五路分解了城南交通路网的压力,有效缓解了宝湖路和六盘山路的拥堵,解决了沿线鲁银泷玺、宝湖印象、宝湖锦都、保伏桥新村等众多小区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新建的金凤五路使用融雪沥青,大幅降低了积雪的冰点,提升了道路通行的安全和效率,在建设过程中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建设下沉式绿化带预留雨水口,让绿化带有了涵养雨水的能力。此外,道路沿线不仅增加了景观灯提升了照明,新建小微公园和绿化健身设施,切实提升了城市形象,凤徕桥也成为了银川市区的新地标。
正源街优化项目经过科学规划,通过实施包括“封小口、保大口”、优化路网结构及功能、立体过街设施建设、改造港湾式公交站台等项目,将原有道路的通行效率整体提升。正源街与宝湖路口进行下穿隧道优化,凤悦隧道大幅提升了该路口的通行效率,隧道修好后及时开放让整条道路交通通行率得到提升。
以人民为中心
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交通道路出行效率提升的同时,群众家门口的照明设施也在持续优化中。银川市市政管理局从2023年初开始对全市大街小巷照明进行排查摸底。通过照亮百米归家路(三期)工程对17条照明情况不理想的道路新增、改造照明设施1200余盏,并对市辖三区“超龄”使用的20台箱式变电站和16台三遥控制箱进行了更换。补齐了城市道路照明短板,为群众提供明亮舒适的夜间出行环境。
此外,交警部门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完善设施、拓展空间,推出了高峰期“绿波带”、“按钮式”行人过街信号灯、不礼让行人自动抓拍设备、“人脸识别系统”四项创新举措,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全方位地完善、改造、升级,使得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成为一张无形的“信息网”,实现了人、车、路、环境的协同高效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核心技术在我市主要道路得到有效应用。针对“研判水平不高”的问题,打造的“智慧云平台”为科学疏导交通、及时发现警情并固化证据打下了坚实基础;针对“瓶颈节点较多”的问题,建设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切实提升了整体路网疏通能力。目前,银川市交通拥堵指数为1.32,同比下降2.5%,高峰期交通拥堵指数分别为1.38和1.40,同比分别下降4.54%、1.09%,在全国交通管理四类城市中处于A+水平。
记者 李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