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达人杨梅:

年年做糖年年甜

版次:12 作者:吴璇

形态各异的面花,憨态可掬的小龙糖画,包装得鼓囊囊的爆米花小礼包,五颜六色的棉花糖……这些饱含着祝福寓意的甜蜜,都出自手作达人杨梅之手。杨梅和她的非遗传承团队每年都会带着小朋友们做糖。接续做糖4年,杨梅在送去节日祝福时,也让小朋友们了解了传统文化。

年年做糖 小朋友们最爱

“起初有这样做糖想法,是因为儿子幼儿园的一个活动。”杨梅说,幼儿园老师当时策划了一场迎新春的活动,希望能邀请一些非遗传承人,带着孩子们做一些富有年味的小手作。

杨梅是一名非遗传承人。作为学生家长,她被邀请成为活动的手作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她和团队成员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做了各种好看的面花、糖画、棉花糖、糖葫芦等。活动当天,杨梅还带着扎染工具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扎染技艺。

“当时的反响特别好,幼儿园有近500个孩子参加了活动,孩子们从这个小摊逛到另一个小摊,每个人脸上都很满足。”杨梅说,自那以后,她做的糖和新年活动,就成了小朋友们每年最盼望的事情。甚至很多已经毕业的孩子,都要“返校”来参加活动。

家长们也同样热情不减,年年帮着她一起做活动准备。

面花和糖画,最受欢迎

杨梅做的糖,饱含了让小朋友难以抗拒的甜蜜密码。

最让小朋友们垂涎的,要数花色鲜艳、造型别致的面花了。杨梅说,面花也叫花馍,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能见到了。这在老银川人的记忆里,却是逢年过节必备的美食。“花馍图的就是个吉祥喜庆,色彩越鲜艳花型越丰富,寓意就越好。”考虑到要给小朋友吃,花馍上所有的颜色,都是用蔬菜汁和果汁调制出来的。

糖画更是小朋友们的最爱。制作糖画时,小朋友们围在一起专注的样子着实可爱。为了满足小朋友们的喜好,杨梅每年都会选择当年的生肖作为糖画的内容。今年憨态可掬的小龙糖画最是讨喜,俘获了所有孩子的心。“给孩子们做的糖画,不能做得太复杂,那些简化的萌宠形象最受孩子们欢迎了。”杨梅说,她们每年做的糖画造型,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除了吃花馍、做糖画,孩子们还能自己尝试做一个棉花糖、穿一串糖葫芦。捧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糖,甜蜜之余,那种自豪感洋溢在每个孩子脸上。

吃糖做扎染,感受传统文化

“从第一年做糖给小朋友们开始,到现在已经有4年了。这4年来,我的儿子也从幼儿园毕业成了一名小学生,我还是每年都坚持给孩子们做糖。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杨梅说。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杨梅每年除了准备做糖的食材外,还会给孩子们带去许多有趣的非遗项目,比如扎染、面塑、绳结等等。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现场学习制作,氛围特别好。在活动中,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了,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扬。每年报名参加活动的家长,十分踊跃、热情不减。

在教孩子们体验非遗手作的同时,杨梅还会巧妙地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了解非遗文化和节日习俗。看到孩子们带着面花、糖画、棉花糖满载而归,杨梅心里的甜蜜感、满足感也油然而生。

记者 吴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