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威:

让古韵民乐浸润美育硕果

版次:4 作者:张佳丽 齐峰

张昊威指导孩子吹奏竹笛。

眼下正值寒假,张昊威老师的音乐室里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或熟练或青涩的竹笛声。张昊威会耐心地指出并纠正孩子们的演奏姿势,并给予孩子们鼓励。张昊威说,他喜欢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也喜欢笛子独有的魅力。

张昊威今年24岁,河北张家口人,从宁夏大学音乐师范类专业毕业后他就选择留在了银川,成为一名竹笛老师。“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们大多都从事了音乐培训、教育类的工作,也有一些进入了乐团、艺术团。民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

张昊威告诉记者,他对银川最深切的感受是,这座城市非常注重美育教育和孩子的发展,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让美育融入孩子教育的全过程。“双减”政策下,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聘请专业教师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感受到传统民乐的魅力。“我们感受到的明显变化是,孩子们从过去单纯重视学科学习的模式中逐渐走了出来,接触到更多的如音乐、美术、科技、体育等非学科的文化知识,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丰富多彩,校园社团也更加专业,不仅减轻了孩子们学业负担,还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升了综合素质。”张昊威说。

张昊威还提到,监管机制的完善,监管力度的加强,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更加规范。“从培训资质、教师条件、预收费监管等方面都有了更加具体的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健全的常态化监管机制,让家长们能够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也让整个培训行业的发展更加规范。”美丽的城市环境,浓厚的美育氛围,都让张昊威对银川这座城市充满了热爱。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在银川真正扎根落户,让古老的笛声浸润孩子们的心田。“我在银川挺好的,也希望银川能够越来越好。”张昊威说。

记者 张佳丽 齐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