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儿童要防意外伤这些处理方法需谨记

版次:10 作者:刘威

年关将至,又逢寒假,熊孩子因淘气顽皮、防护不当引起的意外伤也多了起来。猫狗咬伤、高处跌落、烧伤烫伤……假期有哪些安全隐患容易被家长忽视?如何科学防护才能避免孩子被意外所伤?孩子不慎发生意外伤时,家长第一时间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专业医师为您权威作答。

高处跌落头部磕出包不要揉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假期玩耍的时间多了,有时难免会攀高、滑楼梯扶手、翻围墙、从高处向下跳等等。家长一个不留神,孩子就容易摔伤或跌伤。

“如果孩子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头上磕出了大包,不少家长都会很紧张。其实,起包是皮下血管破裂,不一定代表摔得严重,这时千万不要急着去揉,因为越揉淤血越厉害,用冷水敷一敷有利于消肿。”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亮表示。

如果孩子是头朝下摔下来,并且是后脑勺着地,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要警惕颅脑创伤的危险可能。家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出现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喷射状呕吐、走路摇晃、抽搐、意识不清等情况,要立刻带孩子就医。如果孩子摔倒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如果孩子只是表皮擦伤,可以用凉开水或自来水清洗局部,用酒精、碘伏消毒。

预防孩子从高处跌落,家长首先要对居家环境进行安全排查,窗边切忌放置孩子可以攀爬的桌凳;窗户、露天阳台应安装防护网;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告诫他们不可攀爬手扶电梯或在低矮的护栏、窗户边玩耍;带孩子外出时,在高空危险区域要提高警惕。

烫伤后及时用冷水冲洗

寒假遇上春节,厨房里最是热闹。小孩子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差,进到厨房后,很容易发生烫伤。

一旦孩子发生烫伤,会哭闹不止,家长们在慌乱中,习惯在烫伤部位涂一些酱油、牙膏等东西。这些土方法,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会继续刺激创面,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几率。“一旦出现意外被热液或是蒸汽烫伤后,如果烫伤面积不大,应立即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坚持冲洗20分钟以上,可以收缩毛细血管,从而减少水肿、止痛。如果有附着衣物等,要边冲边用轻柔的动作脱掉外衣。当衣物与局部皮肤粘连在一起时,不要强行剥离,可剪掉粘连周围没有粘牢的衣物。如有水泡,不可压破,以免引起感染。”张亮介绍,一般开水、蒸汽烫伤形成的水泡是无菌的,表皮没有破损,此时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水泡不挑破,皮肤是完整的,细菌不易进入,也不易发生感染。正确处理后,用干净的布将伤口保护好,情况严重的烫伤应及时就医。

不慎炸伤后及时打破伤风针

张亮医生还特别提醒家长,春节期间,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燃放烟花爆竹。在旁观赏时也要让孩子与烟花爆竹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受到伤害。

如遇烟花爆竹燃放不当炸伤手,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清创处理,不要在家里自行处置。“自行处理创面很可能不彻底,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被鞭炮炸伤后还要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后期感染。我之前有一个病人,燃放二踢脚时炸伤了手,自己在家清创不彻底,也没到医院打破伤风针,最后导致了破伤风感染,一共住了30多天院。”张亮说。

走亲访友当心被猫狗咬伤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人流较多,家养宠物容易受惊。孩子们在与宠物猫狗玩耍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咬伤、抓伤。对此,张亮医生提醒,只要被猫狗等抓咬,皮肤出现划痕或牙印,不管有没有出血,不管伤口有多浅,都说明皮肤破损,有感染病毒的风险,都需要尽快打狂犬病疫苗。“儿童被猫狗抓咬后,容易隐瞒病史,因此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尤其要留意孩子身上新出现的伤口。”

另外,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注射的时间有直接关系。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越早,免疫效果越好,获得保护的效果越好。通常,建议在被咬伤后24小时之内注射第一针狂犬疫苗,之后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注射狂犬疫苗1剂,共5针,一般要求一个月内打完全程。

嬉闹间还要严防眼外伤

孩子们拿着干枯树枝打闹,追逐着互相扔小石子…… 寒假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嬉闹活动中,却隐藏着安全隐患。宁夏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容维宁提醒,孩子本性活泼好动,假期有时家长看护不到位,造成眼外伤的情况非常多见。“门诊上,常有玩剪刀扎伤眼睛的小朋友来就诊的,还有铅笔、竹签、树枝等尖锐物体刺伤眼睛的,也有玩具手枪、投掷石子伤了眼睛的。让人痛心的是,很多眼外伤一旦发生,无法修复。尤其是对于处在视觉发育关键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一次眼外伤,轻的可能会留下疤痕,重则影响日后的视力健康。”

“假期里,家长更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禁止孩子把铅笔、剪刀等尖锐物品当作玩具,避免意外。”容主任呼吁。另外,低龄儿童受伤后容易因为害怕而隐瞒伤情,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一直捂着眼睛或眼睛红肿、流泪,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