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肾,记好这6点
版次:13 作者:刘威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肾中精气为生命之源,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强弱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银川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宋丽建议,日常生活中想养好肾,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
●养肾少吃咸
咸伤肾,过咸饮食会伤损肾精,导致精亏于下,虚火上浮。所以日常需要控制盐的摄入,适当减少高钠调味品的比例。
●养肾忌过恐
人在极度恐惧时,有时会出现下肢酸软甚至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这是恐伤肾的表现。因此,注意调控情绪,不要大喜大悲,能在一定程度上呵护肾脏。
●养肾不过劳
肾主髓,脑为髓之海,很多中青年人经常熬夜加班工作,过于用脑劳心,则渐伤髓海,这也属于伤肾行为。
●养肾多吃黑
民间有“逢黑必补”的说法,认为黑色食物有防衰老、保健、益寿、乌发美容等功效,其实就是黑色入肾的体现。比如黑豆、黑芝麻、黑枣、黑米、黑木耳类食品,都是补肾的好食材。
●常吃“养肾果”
中医认为,栗子性温味甘,熟食可健脾,生食能补肾。不过,栗子热量较高,六七颗栗子就相当于一碗米饭,如果把栗子当零食吃,就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养肾注重“练”
通常我们以为只有吃得好,肾气才能补得足。其实不然,宋丽还推荐了几个简单易学的补肾“小动作”,不怕肾气补不回来。
搓腰: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握固: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
用脚后跟健走: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