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在照片中的年华记忆
版次:10 作者:王敏
唐学智(2排中)一家最近新拍的全家福。
近日,一条“86岁老人张士良为老照片寻找主人”的视频在朋友圈中传播,视频中那一张张三四十年前的老照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让其中一些照片的主人重新走进银川人熟悉的“士良照相馆”,寻回那段属于自己的年华印记。
能收获这样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换作是谁都会十分感慨,毕竟时光分秒向前,而一张张照片却像是生活的剪影,承载了记忆,也定格了时间。
而说起定格时光的照片,全家福无疑是其中一种特别的存在,能在春节到来时带着家人拍一张全家福,不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满满的年味儿和仪式感,也能凝聚亲情,浓缩一个家庭的变迁。
临近过年,士良照相馆里的老照片还在等待自己的主人,而很多照相馆拍摄全家福的业务也正在进行。
最珍贵的礼物
“以前年轻时,我经常去士良老师的照相馆拍照。”今年68岁的市民刘建秀最近刚去馆里拿回了自己当年的照片,照片上,当时20岁出头的她,身穿一身白色时装,头戴一顶白色的草帽,无论是整体的搭配,还是拍照时姿态和神情,都透着青春的气息,面容上清爽的生活妆,十分自然,用今天的话形容,绝对算得上“氧气美女”。
说起这张照片,刘建秀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她回忆说,当时为了拍一组艺术照,自己还专门设计了照片中的这身衣服。“我当时特别喜欢服装设计,这身衣服的样式就是我自己设计的,上身是白色时装,下身是喇叭裤。粗麻的面料做起衣服来上身非常挺。”刘建秀说,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是在1986年5月份,当时自己一个人去的照相馆,就是想给自己留一些美美的照片。
“后来因为照片拍得效果好,士良老师在征求我同意后,就把我的照片在照相馆的橱窗里展示出来,再后来时间一长,我自己倒是忘了再去拿了。十年二十年一晃而过,现在能找回这张照片,我自己看着都很感慨!”刘建秀说,过几天自己还要再去照相馆一趟,因为士良老师还帮自己保存着另一张当时拍的照片,“他说要给我装个相框送我当新年的礼物,这是今年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了。”
穿越时空的感动
1983年的夏天,在银川城最为繁华的解放街鼓楼步行街口,第一家“士良照相馆”正式开门迎客。41年来,它与改革开放同步前行,见证了这座城市和许许多多人的光阴流转。
张士良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初,银川市的照相馆,包括新华照相在内,用的都是蒙着黑布的大座机,而自己的照相馆里,用的则是一台日本产的柯尼卡小型相机,这在全宁夏当时都是第一家。如今,很多带有时代印记的传统老照相馆,已被一座座装修时尚的影楼所代替,但“士良照相馆”却从最初的一家发展到了3家,张士良也让儿女们接管了照相馆,自己精力好,几乎每天都要到照相馆转转看看,偶尔还能遇上他服务了三代的顾客。
“其实早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寻找店里存放的老照片的主人了。”张士良说,每次发布出来一些老照片,都会引来很多人的共鸣。今年的“寻人启事”刚发布没几天,士良照相馆就接到许多电话,其中有几位是新寻到的老照片的主人,也有很多人就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份感动。“这些老照片,在服饰、发型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能让人们重新看到自己的青春岁月,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这段时间,临近过年,来士良照相馆里拍照的家庭多了起来,“几乎都是拍全家福的”,采访当天,张士良的女儿正在店里忙着给一家人拍全家福,从90多岁的老人到三四岁的孩子,当四世同堂同框时,每一个人的微笑都是无比动人的。
流动着的浓浓幸福感
银川市民唐学智在士良照相馆里前后忙碌着,记者采访时,他正带着家里十几口人来拍全家福。为了这次拍照,他早早就开始安排了。通知家人时间、与照相馆沟通拍照细节……唐学智亲力亲为。
“我母亲之前生过一场病,现在身体恢复了,拍全家福一直都是她心中的一个愿望。”唐学智说,最开始自己也没有觉得拍个照有什么特别的,但真的和家人聚在照相馆时,心里一下子就被温暖了,“尤其是那样正正式式地坐着、站着,围着我们家老太太和老爷子,大家一起拿出好的状态,让摄影师用相机定格下的那一刻,竟然很激动呢!”
虽然现在张士良已经不亲自拍照了,但每次看到有人来拍全家福,他都会多一份关注。在他的记忆中,来士良照相馆拍照的人数不清,但只要是拍全家福的,照相馆里就会流动着浓浓的幸福感,看着一家人有说有笑的,照片也变得不一样了。
“过去,照相机是奢侈品。但现在,拍一张全家福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唐学智笑着说,他会把这张照片放在家里最明显的地方。
有传统,有创新
“最近几乎都是预约年前拍全家福的,目前我们的档期已经排满了,要拍,只能等到3月份了。”Icy(网名)是银川一家庭摄影工作室的主理人,从上周开始,预定拍摄全家福的单子就多了起来。“因为太复杂的创意拍摄,老人们配合起来会有难度,所以目前市场上拍摄全家福,基本还是传统的形式,一般就是家中长辈坐前面,子孙辈按家庭站在长辈后面。”
Icy介绍说,大概在五六年前,红色系背景一直都是家庭拍摄全家福的主背景,拍照的家庭,也主要穿的是红色系的衣服,但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深挖和传播,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国风的主背景来拍摄全家福,比如中国花鸟图就很受欢迎,而穿着的服饰,也更加突出传统文化的元素,“像穿汉服拍照,或者穿少数民族服饰来拍照,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会特别打扮一下,并且一定是在全家福的C位上。”
不过,并不是每一张全家福都是几世同堂,在Icy的摄影工作室墙上,也有一些是一家三口的小家庭在年前来拍的全家福。采访这天,恰好有一个四口之家在拍全家福,“我们结婚8年了,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到照相馆照过全家福,一般都是在家用手机拍一些照片,但现在我怀孕4个月,突发奇想觉得应该照一张特别的全家福。”女主人英子笑着说,可能也是因为这段时间全国文旅热度越来越高,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自己虽然哪也不能去,但也想有一些仪式感,于是就联系了这次的全家福拍摄。“等我今年生了二宝,明年就带着父母回老家过年,那可是一大家子呢,到时候也拍个全家福,纪念一下。”
像一部时空穿梭机
和英子的突发奇想不同,有些人对于年前拍一张全家福,是有“执念”的。
今年65岁的常虹霞是个摄影爱好者,这个兴趣虽然是几年前在她退休后才开始培养起来的,但却是从小的梦想。“我从小就爱照相,那时候家里没有相机,所以每到年跟前,我妈妈就会带着我们一家人去照相馆拍全家福。”在她的抽屉里,收藏着几本老相册,里面的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一家人最难忘的时光。这其中,十几张全家福接连排放,就像一部时空穿梭机,带着人回到每一个被定格的美好时光。
“以前去照相馆拍照,也有很多困难,但那时候难得拍一次,大家怎么都会想办法。”常虹霞回忆说,记忆中,每次全家人聚在照相馆时,可热闹了,一家人老老小小说说笑笑,等拍的时候,还会齐声念一些祝福话,那种气氛,让人感觉特别幸福。“就是很感慨啊,一年到头,一家人能健健康康聚在一起,比什么都珍贵!”
不过这些年,因为家中老人也都上了年纪行动不方便了,加上还有孩子在国外上班,真想聚齐一家人,越来越不容易了。对于这样的变化,常虹霞也能理解,并且也转变了拍全家福的态度,“现在我也会拍照了,所以这几年过年,我们都是在家拍的全家福,小辈们还喜欢捣鼓一些新的拍摄设备,还能拍很多视频,最后剪辑完热热闹闹的,看着就让人高兴。”
快过年了,常虹霞早早就备好了和龙年有关的氛围装饰,对于今年全家福的拍摄,她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设计。“等着下周,就开始张罗起来了,到时候给家里人一个惊喜。”
现在在士良照相馆,仍保存着当时因各种原因没有被及时取走的老照片,如果这些照片中有您的身影,可以联系银川士良照相馆(进宁街店),领取这份特别的新年礼物。
联系电话:13995103280 0951-6736662
记者 王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