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负面情绪倾诉者不要让负能量消耗你

版次:11 作者:王敏

人的情绪是很容易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在生活中,你身边是否有经常爱向你倾诉抱怨、浑身充满负能量的人?事实上,这些负能量情绪久而久之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你,消耗着你,让你也变成一个喜欢抱怨、消极的人。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就要注意了,切记不要变成别人负面情绪的宣泄口。

曾经,我也是别人的“情绪垃圾桶”

“我大学时期的一个室友就是一个负面情绪极重的人,那时候我们同宿舍的一起出去玩,她回来就会悄悄跟我抱怨其他人的购物习惯、店家的态度。她交了男朋友,跟我说的最多的不是有多开心,而是各种担心害怕……总之,任何事情,她都会用很消极的态度去回应。一开始我还鼓励她、安慰她,但后来发现她就是这样的人,很难改变,也就不想多说什么了。”38岁的雅静是银川一名社区工作者,说起与室友的交往,雅静有些感慨,她真的就像一个黑不见底的深洞,会吸着你也掉进去。

雅静说,自己也不想用这样的形容词来说老同学,但事实是,自己当了很多年室友的“情绪垃圾桶”,终于有一天,自己也慢慢变成了这样的人。“我大学毕业后顺利工作,没半年就结婚了,当时周围的人很羡慕,但其实那些年,我过得不愉快,好像没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了”。

雅静说,那时候在很多人看来不值一提的日常琐事,对她来说,都像大石头一样,压在胸口,喘不过气,最让她感到无力的是,周围人不能理解她的情绪,甚至开始厌烦她的倾诉,“有一天爱人跟我说,跟我过日子太累了,我突然有些崩溃,因为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何时也变成了一个爱抱怨、消极的人,让所有人感到疲惫。”

我也变成了那个时常唉声叹气的人

雅静说,自己那些年的口头禅就是“好烦啊”。

“刚工作的时候,是我情绪最糟糕的时候。受室友的影响,我已经不会积极看待问题了。所以几乎每天回到家,我都会和爸妈抱怨工作事情繁杂,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雅静苦笑说,那几年自己就像被一股力量包围着,没办法抵抗,“就像室友一样,经常唉声叹气,还一定要拉着人倾诉。每次倾诉完,她的情绪得到了释放,而我原本还不错的心情会因为她的抱怨变得十分低落。”

直到认识了现在的爱人,雅静说,自己才终于被慢慢拉回了正轨。

起初,连恋爱都是不轻松的。别人的约会,会享受当下的甜蜜,雅静却会“心不在焉”,害怕自己表现不够好,或者发现对方有什么小问题,下意识就会放大,然后又担心未来……“那种消极的情绪一旦起来,根本没办法控制。后来爱人发现了我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也是那之后,我渐渐感知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雅静说,还是很庆幸,在爱人的陪伴下,她逐渐找到自己乐观和积极的一面。“现在我心中那个‘黑洞’已经不见了,真希望室友也可以真正看到自己的问题,好好生活。”

远离负能量的人,是第一步

“喜欢抱怨的人,基本上都是对自己生活不满意、不负责任、情绪消极的人,他们遇到事情只会抱怨从来不反思自己,不想办法解决,甚至企图通过倾诉来将周围的人一起拉入负面情绪的旋涡。”说起“逃离黑洞”的过程,雅静说:“并不容易”。这期间,除了爱人的帮助,她还去看了心理医生,“通过专业的咨询让我明白,其实也是因为我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有‘漏洞’的,所以长期在接收他人的负面情绪时,自己也很容易受到影响。只有自己作出改变,才能抵御这样负面情绪的影响。”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欣怡说,面对在生活中喜欢抱怨的人,能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远离,一定要避免成为别人的“情绪垃圾桶”,因为无时无刻接收负能量只会慢慢摧毁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怨天尤人。“这类人很少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去输出自己的负面情绪,当朋友试图指出他们的问题时,有的甚至会反过来指责朋友没有同理心。所以,要想远离周围那些负能量的人,就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在面对那些习惯传播负能量的人时,不要害怕因为自己的拒绝会失去一个朋友。因为我们首先要清楚,那些丝毫不考虑我们感受的人,也不能称之为朋友,没必要为了讨好别人而忽略自己内心的感受。”

周欣怡强调说,除了远离爱倾诉负面情绪的人,我们还需要保持清醒,多关注自己的情绪,一旦发现自己正在被负面情绪消耗就要及时止损。

可以提供帮助但更要关注自己

不过雅静一直有一个疑惑,她说,外人只要分开远离,慢慢就不会受影响,但如果倾诉的人是自己的至亲,又该如何处理呢?“我妈妈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有时候她会跟我讲和爸爸的感情问题、跟家里亲戚的关系问题、生活里遇到的一些烦心事等等,有时候说着说着还会哭起来,虽然不是经常如此,但我也想帮助到她。”

对此,周欣怡说,其实倾诉负面情绪,是很多人发出的“求助信号”,如果偶尔的倾诉,又是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当然可以积极提供帮助。比如,可以试着去和他们交流,分析这些负面情绪是从哪里来的?还可以从人际关系、自我认知、身体健康、工作事业、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看看倾诉者是在哪些方面比较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一起去探索这里面是否存在一些规律,比如一些类似的、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触发点;每次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感觉是怎样的?

周欣怡提醒说,能做这样高质量倾听陪伴的人,首先自己要是一个有“内在力量”的人,甚至是有一些专业素养的。否则,当对方真的敞开心扉倾诉时,有可能自己是“接不住”的,这样反而会让对方更加没有安全感,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

特别提醒

周欣怡说,归根到底,不管是倾听者,还是倾诉者,都要有能力从原有的生活模式中走出来,关注内在,建立自己的心理堡垒,多去体会一些新的内容,让自己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当自己有能力找到真实的自我,这样才会在更多丰富的人生体验中找到乐趣,产生自信,以往困扰自己的问题,才会逐渐淡化。当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和消化时,就不会再陷入无休止的消极状态中。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