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字识龙

汉字中的“龙”文化与内涵

版次:10 作者:李尚

濮阳蚌塑龙,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龙”字的演变。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华第一玉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在2024年甲辰龙年之际,我们一起听听银川市古文字研究者张鑫华解读汉字中的“龙”文化与内涵。

A

历史长河中的龙形象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龙的形象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远在龙字的甲骨文创造之前。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时期古墓葬群出土的蚌塑龙,被考古界专家认定为中华第一龙。2002年发现于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中华第一绿松石龙形器,由2000多片菱形鳞纹绿松石片组合而成,历经4000余年的时光绚丽依旧。

研究认为,濮阳蚌塑龙的存在,奠定了其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华夏文化形成与早期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作用与核心历史地位。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夏朝,二里头先民们已经把龙作为图腾来崇拜。

与前两者相比,内蒙古赤峰市发现的大量红山文化玉猪龙就颇具争议。玉猪龙,又名玉兽玦、玉兽形,亦被认为是龙最早的雏形,围绕着C型玉器究竟是胎形、虫形、猪形、熊型、龙型的争论从未间断。或许从汉字释义的角度来看,能够窥知一二。

B

龙字构型的多种说法

龙是象形字,甲骨文中的“龍”字,像大口长身的一种怪兽,是远古先民想象中的神物,多部落图腾融合后的产物。张鑫华介绍,部分甲骨文“龍”字的龙头有增饰部分,与凤首略同,或被认为是疑似“辛”的结构,“辛”的本义是刑具,代表刑罚和权威。

龙字的金文延续了甲骨文的形制,部分金文中张口的象形逐渐讹变为肉( )形,长身的蜷体也与张口之形脱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丞相李斯造小篆统一中国文字,李斯在此基础上将右侧的长身蜷体改为龙身翻转上腾的样子,由此最终也形成了隶书的结构。隋代以后的俗字将其写作“尨”,《简化字总表》进一步省略,写作“龙”。

张鑫华说,汉字龙的构型争议很多,常见的有七种,分别是“虹辛”结合论、恐龙岩画说、恐龙化石说、龙凤同源、王冠说、蛇图腾融合、熊图腾融合。

C

图腾融合说

“虹辛”结合论、恐龙岩画说、恐龙化石说、龙凤同源、王冠说,虽各有依据,但都不能作为“龙”字甲骨文的创形依据。张鑫华认为,真正有说服力的是蛇图腾融合、熊图腾融合这两种。

《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朝以玄鸟为图腾,这是学界不争的事实,而在新石器时期,可能由崇尚蛇的部落击败或融合其他部落并最终兼容创造出的新的图腾。“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便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按《国语·晋语》:“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源。实为夏郊,三代举之。”《淮南子》:“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来看,夏部落的图腾应该是熊。能,本义为熊,《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所以龙的形象可能是崇尚熊的部落击败或融合其他部落并最终兼容并蓄创造出的新的图腾。

D

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龙”字不仅仅是一个文字符号,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张鑫华看来,“龙”字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信仰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从商朝的玄鸟图腾,到夏部落的熊图腾,“龙”字形象可能源于蛇与熊的结合,代表着这一部落的强大与威严。同时,“龙”字还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如春节舞龙、端午节赛龙舟等,都充分体现了“龙”字文化的深厚底蕴。

历史上,中华民族在龙文化的召唤下,形成了最早的融合包容的部落联盟,在此后的几千年,虽然有短暂的政权割据及外部侵扰,但团结、凝聚、集百家之长的龙文化已经深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龙字的象形究竟是融合了九种抑或更多图腾形象的探讨已经没有太大必要。无论是角似鹿,还是头似驼,中国龙都以善、美、吉祥、刚健、尊贵的表象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