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记忆里的长城机床厂
版次:10 作者:吴璇
1965年 ,来自大连机床厂的选调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连同随迁家属共350余人,千里迢迢来到银川支援建设长城机床厂,加上后来入职的职工,成百上千的“长城人”把自己的热情与汗水倾注在了这家银川人无比熟悉的工业老厂。
当年时光
1949年以前,银川仅有20多家手工作坊式的铁皮制造、农具修造工业,6台破旧车床,磨床、刨床、钻床各一台,只能维修机械、制造小五金制品及简单的小型农具。(据1998年版《银川市志》)
《宁夏通志·工业卷》记载,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掀起了工业建设的高潮。1958年到1960年间,宁夏建成了贺兰山煤炭基地、石嘴山钢铁厂、银川通用机械厂、银川拖拉机修配厂等项目。
1965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和党的民族政策,国家先后从沿海及工业发达地区内迁和支援了大批的企业、工业技术人员到宁夏,兴建了一批对宁夏工业和经济建设日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作用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这其中,就有长城机床厂。
长城机床厂为宁夏工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原长城机床厂厂长,全国劳动模范程立绩曾经在接受访谈时举了一个例子,从中可以窥见长城机床厂在当时的辉煌。
那是在1971年,长城机床厂为兰州长津电机厂设计制造了电动机转轴车加工自动线,是中国生产自动线的首创。两年后,该厂与日本发那克电器公司联合设计了数控机床CK7815,这款机床在无人化车间生产的两年时间里实现零故障,长城机床厂也因此成为全国知名的工业企业。
高光时刻
如果说赵秀娟参与并见证了长城机床厂从无到有的开拓过程。那么,张西宁则是长城机床厂发展至辉煌时期的见证者。出生于1958年的他,于上世纪80年代来到长城机床厂,当时长城机床厂已于1979年获得了国家银质奖,不仅是利税大户,而且还有着设施完善,生活便捷的工厂生活区。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片地方,最开始都是自己盖的土坯房,后来慢慢地发展成了家属院,比如这道围墙后面的地方,以前就是长城机床厂家属院的足球场。”在西翠芳庭小区里,张西宁回忆起当年家属院的布局。
他说,从今天西翠芳庭小区门口的加气站,一直到文萃南街,这段距离内都是原长城机床厂家属院的足球场,再往西,则是家属院里的俱乐部和游艺室。“当时厂区的规模很大,和一毛厂、二毛厂相连。”张西宁说。
在张西宁的记忆中,当时的长城机床厂厂区,不仅有足球场,俱乐部这样的娱乐设施,还有内部的幼儿园和小学,解决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
当然,成就当年长城机床厂辉煌的,还是工厂的生产与研发实力。
张西宁记得,长城机床厂生产的CSK20型数控车床是我国第一台通过国家级鉴定的合格产品;设计制造的CE7112型仿形车床曾于1979 年、1984年两次荣获国家质量银奖;CK7815型数控车床荣获1983年国家优质产品金龙奖……当时的长城机床厂,在全国的机床厂里都能排得上名号,能在这里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骄傲。
旧址探访
在张西宁等人的带领下,记者从西翠芳庭小区出发,沿着黄河路向西走了一公里多,来到了长城机床厂故址所在。
因为是雪天,整个厂区的地上都是白茫茫的,加上厂区里面已经没有多少建筑了,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甚至有野兔跑过,足以说明这里已经冷落很久了。
张西宁是长城机床厂的老员工,根据记忆,他指着一处处空地,介绍说这里曾经是哪个车间,生产过什么样的产品。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如今已被列为历史保护建筑的那个老车间。
老车间还保留着昔日的建筑风格,红色的砖墙、锈迹斑驳的大铁门。从门缝往里看,也只依稀看到一个通道和墙边注意安全的提示。
2017年,这座车间被确定为历史保护建筑时,也进行了挂牌仪式。铭牌上记录:长城机床厂1965年在原银川铝厂旧址上扩建,初为大连机床厂液压空间,后命名为长城机床厂,该厂生产的产品,曾先后获1979年、1984年国家银质奖章,是当时机械工业部生产液压仿型车床即旋转体加工自动线的主要工厂……
厂房大门旁铭牌上这寥寥的几句话,概括了这家老厂及这间厂房曾经的历史。然而,简略的文字,远不能诉说出张西宁他们心目中那个鲜活的、厚重的、充满回忆的长城机床厂。
时光长河中,这家充满着荣誉与成就的老厂子,也经历了兴衰沉浮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后,长城机床厂开始经历一系列大的变动,于2006年被江苏新瑞集团收购,成为宁夏新瑞长城机床有限公司,之后厂址也搬到了别处,老长城机床厂及故址,也变成一个满载记忆的历史符号。
本文历史图片均据1978年9月《民族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