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 初见你 盘点宁夏鸟界“新面孔”
版次:10 作者:王辉
灰背隼。宁夏鸟友拍摄
白枕鹤。宁夏鸟友拍摄
角鸊鷉。宁夏鸟友拍摄
白肩雕。宁夏鸟友拍摄
黄臀鹎。宁夏鸟友拍摄
白眉鹀。杨晨希 摄
红腹灰雀
腹部红色,模样憨憨
首次发现时间:2023年12月初
发现地点:贺兰山岩画景区
2023年12月初,银川贺兰山岩画工作人员侯凯在岩画景区记录到红腹灰雀,这是该鸟在宁夏首次被发现记录。
红腹灰雀的最大特点,就是腹部为红色。黑色的锅盖头下厚厚的嘴唇,笨笨的身体配上红色的腹部,憨憨的模样招人喜爱,它的食物主要为树木种子和一些野生植物种子。“红腹灰雀叫声很有特色,是那种柔柔的尖叫声,并不刺耳,既委婉又动听。”侯凯介绍说,每年从2月开始,就有雄红腹灰雀陆续离开觅食群开始寻找巢区和站在高的树枝和灌木上求偶鸣唱,并不时将两翅下垂,露出白色的腰部,然后将尾向一边散开,并将身体向不同方向转动,偶尔像行屈膝礼似地下屈身体。雌鸟偶尔也参与鸣唱,不久,便配对成功。
红腹灰雀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7月,一般鸟巢都是建在树上的,每窝产卵4~6枚,它们的卵是淡蓝色的,还带着红褐色斑点。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以3~5只的小群体活动。“这种灰雀外形看起来很优雅,不过吃起东西来就急急慌慌的,很有意思。”侯凯说。
琉璃蓝鹟
蓝色翅羽,颜值颇高
首次发现时间:2023年10月6日
发现地点:六盘山
“发现的时候,就赶紧用镜头记录下来了。看着非常可爱,圆嘟嘟,毛绒绒的。”六盘山林业局红峡国有林场护林员杨生文说起琉璃蓝鹟来,很是激动。“尤其是知道这是我们六盘山首次记录,而且还是宁夏首次记录,真的挺高兴的。”
镜头中,琉璃蓝鹟的眼神有时坚定地望向远方,有时又歪着脑袋,俏皮可爱。杨生文回忆说,那天他在六盘山开展日常鸟类监测工作,无意中发现一只长着蓝色羽毛的小鸟立在枝头,他便小心翼翼地用相机拍下了它的身影。据了解,琉璃蓝鹟是中国特有物种,又有华中蓝白鹟之名。主要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以昆虫为食。它的耳羽、喉部、上胸都为蓝色或蓝绿色,眼线黑色,腹部灰白色,最显眼的是翅膀和尾羽呈鲜艳的蓝色,故鸟友们叫它“琉璃蓝”,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近危物种。
这些鸟儿也是在宁夏首次发现
(2019~2023年)
蒙古沙雀
知更鸟
斑头鸺鹠
金雕
白眉鹀
知更鸟。@第3只眼 摄
黑冠鹃隼
凤头蜂鹰
白肩雕
角鸊鷉
灰背隼
白枕鹤
疣鼻天鹅
黄臀鹎
所在地区
首次发现
红胁绣眼鸟
首次发现时间:
2023年5月19日
发现地点:贺兰山
“记得那天的天气有些阴,我像往日一样,去贺兰山观鸟点查看,记录一下观鸟点鸟况。接近上午10点左右,在略显骚乱的鸟群中,我突然发现一只与众不同的鸟,便连忙按下相机快门,没拍几张,鸟就飞走了。”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科普员聂洧回忆说。
后来,这些照片得到了宁夏观鸟协会副会长齐麟的辨认核对,确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胁绣眼鸟,更让聂洧激动的是,这也是在贺兰山首次记录到此鸟。“那段时间刚好贺兰山举办爱鸟周活动,所以能拍到红胁绣眼鸟真的很有意义。”聂洧介绍说,当时自己就在离那只红胁绣眼鸟约20米的位置,透过镜头,能清楚看到这种鸟体型小,羽毛色彩美丽,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两个大眼轮,而且有意思的是,它的胸口鼓鼓的,头顶的羽毛也很饱满,从正面看,身子更像一个竖起的蛋型,鼓鼓的,特别萌。“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物种在贺兰山栖息繁殖,但能选择贺兰山作为‘歇脚点’,可见贺兰山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很好。”
大鸨
首次发现时间:
2022年11月3日
发现地点:六盘山
2022年11月3日,六盘山林业局工作人员在候鸟监测过程中,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系六盘山首次记录。“大鸨,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从它的嘴尖儿到尾端,约1米长。”宁夏湿地保护中心翟昊介绍说,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鹤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翅长超过400毫米,属濒危物种,因其珍稀程度高,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大鸨的腿较长,有涉禽的特征,看起来很像鹤,但身形更壮。它的眼睛很大,虹膜褐色,使得它们看起来更可爱;铅灰色的嘴似鸡但更直一些,适于啄食种子、昆虫等食物。“在六盘山首次发现后,同年12月17日,石嘴山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专业监测队伍又在黄河石嘴山段发现,当时,我们正在做灰鹤越冬种群调查,发现了大鸨集群越冬的身影,数量多达3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