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新赛道 激发新优势 实现新突破
挖掘“紫色”潜能银川聚力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
版次:16 作者:闫茜
志辉源石酒庄设置产品展示区,让游客了解葡萄酒。记者 郎凯 摄
利思酒庄打造向日花野营公园,游客边品美酒边游玩。 记者 郎凯 摄
贺兰山东麓银川产区,一望无垠的葡萄藤织出一幅绿色图景,27万亩的集中连片酿酒葡萄基地纵贯南北。在这片土地上,144家酒庄和种植企业快速成长,各自书写着不同的华彩乐章。从“区内成长”到“立足国内”,再到“绽放世界舞台”,银川市聚力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
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银川市将以推动中国加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和筹办 2025年第三十二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为契机,突出抓好产区基础建设、绿色生态治理、科技人才支撑、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优势创建、市场动能培育、酒旅融合发展、项目招引提质等重点任务,持续推动葡萄酒产业转换新赛道、激发新优势、实现新突破。
挖掘“紫色”潜能 推动葡萄酒文旅融合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不断深化,旅游新业态的探索不断深入,银川市加快推进“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开发酒庄休闲旅游产品,打造贺兰山东麓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推动“强首府”战略开好局,奋力谱写银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了解到,2024年银川市将紧紧围绕“世界葡萄酒之都”和“全国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加快推进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精心策划办好一批文化旅游活动,着力打造葡萄酒文化旅游消费新空间、新场景、新业态,聚力推出“诗酒贺兰微醺银川”紫色旅游线路,创建贺兰山东麓国家级葡萄酒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我们将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廊道、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基础设施、贺兰山东麓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基础设施、昊苑村和美乡村基础设施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营造葡萄酒旅游文化氛围,丰富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业态,优化葡萄酒文化旅游消费产品供给。”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银川市还将通过策划办好一批文化旅游活动和打造推广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线路,让银川产区进一步“出圈”。着力打造一批网红打卡新场景,集中推出葡萄酒、葡萄园采摘观光休闲、葡萄酒品鉴体验、葡萄酒文化研学等不同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创新方式组织开展全国“百城百站”文化旅游大篷车巡回宣传推介、全国旅行商大会、文旅达人打卡葡萄酒庄等活动,主攻新媒体营销、时尚话题营销,着力拓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宣传推广。
实施提质增量行动 加快土地资源优化整合
土地资源优化整合难度大、酒庄建设用地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这些一直是制约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2024年,银川市将围绕加快土地资源优化整合、保障酒庄项目建设用地以及推进葡萄园土地确权办证等方面开展工作,切实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干渠以西土地管控要求和土地权属复杂,大面积土地开发矛盾较多、成本较高。现状种植用地与耕地、草地等交错分布,布局碎片化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内部分种植用地土地存在权属争议,同时受地形地貌和用地现状等因素限制,土地资源优化整合难度较大。”银川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挖潜可用于新增葡萄种植用地的土地,在统筹各类用地管控要素的前提下,将新增种植空间进行网格化片区划分,设立建设项目预留空间、近期适宜开发空间和远期潜力开发空间。通过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等方式对存量种植空间进行布局优化,促进葡萄种植集中连片。
银川市还将加强规划引领和土地用途管控,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进一步细化葡萄酒庄、文旅项目、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确定的建设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项目用地审批。同时,继续做好确权颁证服务工作,指导协调葡萄种植用地实现调查一宗、确权一宗、登记一宗,依据企业申请,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对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作用。
坚持“四水四定”
盘活葡萄产业水资源
水资源影响着葡萄和葡萄藤的生长,进而影响葡萄酒品质。而精准灌溉,就是将水灌在作物的“心坎上”,只有盘活水资源,“紫色梦想”才能被稳稳守护住。
据了解,贺兰山东麓重点防洪水库共有7座,有近90处视频监控、170处雨情测站、30处水情测站。近年来,银川市水务局实施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水源改造工程,供水范围涉及九月兰山等5个酒庄,一举解决了酒庄1100亩酿酒葡萄灌溉用水问题。西夏区、贺兰县拟实施《西夏区镇北堡中型灌区节水建设项目》等项目,解决葡萄酒长廊灌溉高峰期来水困难、保证率低等问题,保障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之“源”。
银川市葡萄酒产业片区位于我市西部地区,背依贺兰山,地势较高,尤其是西干渠以西的贺兰山东麓区域供水保障依赖地下水和多级扬水,供水难度较大。同时,银川市葡萄酒产业片区拟建设供水工程多采用特许经营等社会投资模式,该模式前期手续复杂、涉及审批部门多,致使以上项目不能如期开工建设,发挥供水效益。
接下来,银川市将通力协作继续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根据《银川市“十四五”用水权管控方案》,尽快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2%以上,并通过高效节灌来节省用水指标,为葡萄酒产业用水提供指标支持。
“我们还将督促各县(市)区完善葡萄酒产业企业监测设备建设,确保企业计量全覆盖,实现取水、用水全过程调控、监测、评价与管理,规范企业用水行为,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新(改扩)建扬水项目,切实补齐短板弱项。”银川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