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生直通车
老旧小区改造 这些难题咋破解?
——来自老旧小区改造的调查
版次:2 作者:新华社
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我国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时,报告强调,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工程,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当前,各地正在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其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如何把好事办好?记者近日根据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投诉建议栏目反映的投诉线索,赴陕西、北京、深圳、浙江、辽宁一线调研,并连线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充电桩该安装在小区哪个位置?
——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合理选址,满足居民安全充电需求
随着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使用量不断攀升,充电桩需求也大大增加。有百姓反映,小区想安装充电桩,居民意见不一致,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记者日前来到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明珠小区。明珠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有1686户居民。2023年5月,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安装充电桩被纳入改造范围,但在充电桩设计选址等问题上,居民提出了不少意见。汉中市汉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董振涛在现场告诉记者,汉中路街道办事处和汉台区住建部门请来专业的充电桩安装公司负责设计和施工,多次与群众代表、退休老干部、志愿者等座谈交流,多渠道收集意见。“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建成了42个充电车棚,车棚选址避开一楼临窗住户,在其他巷道合理布点,几乎覆盖明珠小区所有楼宇,住户们比较满意。”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针对这一难题指出,在城市更新中,充电桩安装要保证居民便利,更要保证安全,是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个难点,需协调业委会、物业、人防、绿化、消防、安全监管等多方主体,对充电桩“统建统管”十分必要。要摸清需求,落实政府相关方主体责任,鼓励由社会运营商开展充电桩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改造、统一运营维护。
上下水改造影响正常生活怎么办?
——做足政策沟通、做好保障准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小区上下水管道老化后跑冒滴漏、堵塞返污时有发生,是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上下水管道改造要入户施工,一些居民日常生活会受影响。
记者来到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海特花园东区小区53号楼12单元3楼刘女士家中。“我在这里住了20年,上下水管腐蚀严重,改造好是好,只是这地面墙面损坏了怎么办?”刘女士说。正在小区挨家做沟通工作的苹果园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周岩告诉记者,改造期间施工单位将在楼下设置卫生间、临时接水点、淋浴间等,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对于因施工破坏的墙面地面也会做好恢复。上下水改造得楼栋里同一趟管道的居民都同意才能实施,社区必须做好前期政策沟通讲解。
针对这类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岚表示,老旧小区上下水管网客观上存在当年的建设标准低、管材落后和老化等问题,需要择机改造、综合提升。2023年全国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新改造水气热等各类老化管线7.6万公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地下管网。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地上地下的综合统筹,避免不同管线的分头改造;要通过合理组织改造时序,最大程度降低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加装电梯怎么分摊建设维护费用?
——充分沟通、平衡利益、解决诉求
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2023年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加装电梯3.6万部。当前老旧小区居民对加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不少居民对电梯加装费用分摊等问题存有疑问。
记者来到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长江花园小区,这个小区已加装7台电梯,有2个单元在征集加梯意愿。今年67岁的魏玉霞住在长江花园A栋4单元7楼,这个单元已加装电梯。她告诉记者,自己用轮椅代步,加装电梯后能自由出行了,特别高兴。
长江花园“加梯服务小组”负责人洪晓枫介绍,目前已加装的7台电梯中,平均造价约为每台60万元,其中4台已发放政府补贴资金共140万元。记者在某单元《个户分摊表本》上看到,1楼不出钱;2楼视使用情况出钱;3楼到8楼分摊费用,最多的一户为6.3452万元,最少的一户为0.9693万元。龙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曹昊云说,法规明确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就可以申请加梯,但为维护邻里和谐,实际中会争取所有业主达成共识。这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协调引导居民在安装前就做好充分沟通和互助补偿方案,并诚实守信地加以履行。
作为房地产资产评估专家,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装电梯要让有不同诉求的业主达成共识,这考验做群众工作的耐心和能力。要引导整个小区不同单元间的补偿和分摊标准尽可能统一,避免各自为政,产生新的误解和矛盾。
适老化改造项目怎么达成共识?
——决策共商、按需定建,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养,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之一,但不少居民对适老化改造内容及其中居民主体性保障等问题有不少疑问。
记者来到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庙东小区,该小区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2022年10月,小区所在的庙东社区正式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意见征询,适老化改造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庙东社区党委书记谭振洁介绍,为了解居民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并请专业公司进行方案设计,经过近一年的意见征询和多次方案调整,小区1013户居民中,超98%同意进行改造。改造工程于2023年11月正式开始。
谭振洁说,居民投票通过的方案中,部分楼梯改斜坡、适当位置加装扶手、孝心车位与无障碍车位增设等改造点,均回应了适老化改造需求。此外,社区对高龄独居老人做个性化居家养老设施改造,利用闲置用房打造康养综合体。记者看到,康养综合体里为小区老人提供价廉物美的饭菜,老人有做手工、做保健的场所。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地2023年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2.1万个。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王丽萍表示,老旧小区往往是城市老年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应加强适老化改造,并通过广泛协商和意见征求,让老年人参与适老化改造全过程,便利老年人养老生活。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