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被冻结,转账才能解冻?别信,急需用钱莫踩坑
——邮储银行银川市分行3·15金融知识小课堂
版次:13 作者:候健
一、案例简介
近期,邮储银行金凤区支行来了一位面露难色的客户,客户黑先生称有一笔资金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冻结,询问如何才能解冻并入账。大堂经理小邮让客户先别着急,并详细询问客户具体情况。经了解,客户黑先生最近做生意急需资金,前几天接到一陌生电话,称可提供贷款。客户随即答应并添加对方为好友。随后,骗子发送虚假链接,诱导客户注册并填写账户信息,申请贷款80000元,后以账户信息不匹配为由,称资金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冻结,要求客户转账缴纳贷款金额30%的保证金已解除冻结。
小邮提醒客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会因为个人账户信息录入不符而冻结其账户,也不存在通过缴纳保证金来解冻银行账户的说法。
二、案例分析
小邮揭秘诈骗“三步曲”:第一步,客户输入的账户信息被虚假链接后台修改,导致提示“账户信息不匹配”;第二步,骗子向客户发送抬头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虚假文件,要求客户缴纳30%的保证金解冻账户;第三步,通过虚假链接显示客户借款信息。
三、风险提示
(一)提高警惕,勿给陌生人转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会以任何名目向消费者收取费用,消费者若接到相关电话,请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致电95580等银行机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或联系公安机关报案。但凡涉及贷款、转账等来电,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仅凭对方来电或微信留言等一面之词就进行转账汇款。
(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避免成为犯罪目标。不随意透露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密码等重要信息,不随意透露存款数额、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不明链接不要点击,不明二维码不要扫描,若遇到电信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被骗转账记录等证据。
(三)树立理性借贷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邮储银行多次发出风险提示,类似的诈骗手法均是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急于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性借贷观念,增强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要通过依法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