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出炉
到2026年优课率达到95%及以上
版次:3 作者:李姝
3月13日,银川市教育局对外正式发布《银川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共提出4类13项具体举措。
《行动方案》指出,三年行动总目标是要全面深化课堂教学变革,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教育数字化建设,全面提高育人水平。到2026年,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基本理念全面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优课率达到95%及以上;全市学校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符合实际、理念先进、科学规范、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中小学校(幼儿园)课程建设达标率达到95%及以上;立足教育教学评价,形成完善的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机制,家长和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认可度、满意度显著提升。
持续深化课堂教学变革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行动方案》提出,要开展课程标准达标测试活动,组织全员教师开展新课程标准培训,每年由各县(市)区、直属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标达标测试,市教育局组织抽测。深化“推进课堂”变革活动,由市教科所牵头修订《银川市“推变课”评价指标》,依据指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监测,银川市组织抽测,3年实现全覆盖。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实施银川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辅导、听评课、检测评价“六规范”,严把教学质量关。
同时,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特别是体育、艺术、劳动、综合实践、科学(小学段),规范开设宁夏地方课程《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注重各科课程建设,落实法治、安全、心理健康教育,不得随意增减、占用课时。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因校制宜”“一校一策”,对学校课程进行系统设计。其中主题化、项目式的跨学科课程不少于10%,各校形成《学校课程规划建设方案》并报送属地教育局审查、备案。加强改进实验教学,配齐实验设备,开展好基础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中考实验改革,逐步将学科基本实验纳入实验操作考试范围。
落实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推动教育数字化赋能
《行动方案》还提出,稳步推进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各学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在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对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有效落实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价,强化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健全银川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重视“出入口”对比评价。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学业质量监测评价结果向学校反馈,作为学校来年工作的重点任务。全面规范学生发展性评价,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构建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查、看、问的形式,对学校的学生发展评价开展督导检查。
此外,迭代升级教育信息底座,教育专网建设100%覆盖,教师信息素养能力100%合格,数字化校园95%达标,形成数据协同应用智慧教育新生态。持续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开发普通高中优质微课资源1000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应用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学应用普及率达到100%。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的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组织申报1个虚拟仿真实践基地、2个教育数字化试点示范项目、3所中小学智慧教育创新校。
据悉,《行动方案》分设3年阶段目标,2024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2025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年,2026为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年。
记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