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

版次:2 作者:孙瑞亭

这些天“宁夏辣糊糊”的热度挺高,但要想达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还是得遵循“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老理。应该说,以咱们特有的美食为切入点,通过多层面造势引流,给宁夏文旅赚吆喝,这是值得肯定和点赞的主动营销行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因为如此,需要各方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变吐槽为建议、变拆台为补台、变争论为攻略,纷纷献上各自的出圈“必杀技”。

首先,文旅部门无论是作为幕后推手还是亲自下场,必须要打破大众对其“高高在上、端着架子”的固有认知。当然,近几年这一层面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不少文旅局长秀才艺、作推介、发福利,花样整活、网感满满,让大众意识到职能部门对网络传播、民众需求是重视的,对网友的意见是反应迅速的、回应及时的。但这显然还不够,还要及时从外地出圈城市那儿“取经”,来映照自己的思路、反思自己的工作。当下,大家的旅游思维已经发生了转变,更看重能否在旅游过程中在文化、服务和精神上得到共鸣,也就是所谓的体验感。想要得到“体验感上佳”的反馈,我们的文旅产品就得质量过硬,并且能够抓住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创新,不能照搬照抄,跟在别人身后吃土,搞得最后越吃越土,游客来了一看似曾相识、不过而而,那就吃力不讨好了。所以,是时候搞一些真正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所积蓄的力量。

其次,文旅产业已经进入融合发展的模式,光靠营销手段来打造网红城市、吸引流量是远远不够的,那样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还是要全链条共同、持续发力。“泼天富贵”一旦砸下来,咱们要接得住,在软硬件上都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从而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文氛围。行胜于言,想要将“流量”变为“留量”,商业消费、公共资源等层面的福利释放是必须的,志愿服务、公益行动等层面的社会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市场监管、物价调节等层面的权益保障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都是能够带来友善、亲切等情绪价值的。另外,丰富的文化供给、浓烈的烟火气息也是助力游客解锁城市新发现的重要途径,借助双脚以及各类便捷的城市交通工具的城市漫游也是当下较为流行的旅游方式,能够更加真切、深度了解一座城市,这方面可不能忽视,要拿出自己的过硬城市文旅产品来。

最后,还是那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不管“泼天富贵”是不是真的来了,在线上线下都要多一些真诚与友善,鼓劲而不拆台,有问题就提出建议、给出办法、想出对策,可以吐槽但不能总是戾气满满、时刻双标,为了自己博取流量就拉踩他人、引发论战这都是不可取的。一根竹篙难渡汪洋海,万人划桨开大船,能长红的城市必定是充满正向能量的,因为只有这样的群体意识中才能透射和散发出热情与善意、诚信与互助、积极与向上的城市品格。所以,无需急于一时之红,还是要让我们的城市秀外慧中起来,到时候自然会自带流量。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