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展藤 迎来又一个春天
版次:11 作者:吴璇
4月,春天的脚步缓缓走近,宁夏贺兰山东麓,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葡萄藤在黄土下蠢蠢欲动、轻声细语,等待着人们把它挖出来,好舒展筋骨,肆意地享受暖阳的沐浴、春风的抚摸,然后再惬意地伸个懒腰,开心地说出一句:“春天,我来了!”
是和往年一样,宁夏的葡萄酒人仿佛也默契地听到了葡萄藤在黄土下的细语,贺兰山东麓产区的各个酒庄都行动起来,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展藤活动。展藤季,拉开了帷幕。
A 沉睡一冬的葡萄藤即将苏醒
4月1日,永宁县,玉泉营农场酿酒葡萄基地里,各种生产机械整装待发,伴随着出土机的作业,压在葡萄藤上一个冬天的“棉被”被缓缓揭开,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葡萄藤们即将苏醒。工作人员细心地将它们绑缚上架,帮助它们伸展筋骨,好迎接春天的到来。原来,当日正在举办的是2024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春耕展藤活动暨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观摩培训活动。
现场,起布机带动行间覆土材料缓缓卷起,人们手持铁锹,人工帮助葡萄藤出土,并将其伸展绑缚上架,从而完成葡萄藤的展藤环节。
除了展藤外,现场还进行了葡萄种植机械产品的展示观摩,观摩中,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徐丽明、宁夏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陈卫平等专家,围绕着葡萄种植技术、葡萄出土后栽培措施、葡萄虫害管控等问题,为与会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当日,参加培训的有200多人,多是来自相关市、县的葡萄酒产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产区酒庄负责人和种植技术人员,也有一些种植大户和果农群体。
活动中,行业专家、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作业手们,还就机械研究现状及产业研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解决我区葡萄种植生产管理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区葡萄种植生产管理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B 埋藤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葡萄根系
葡萄埋藤、展藤,是北方葡萄酒产区每年酿酒葡萄种植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春季葡萄种植的第一环节。所谓的埋藤、展藤,就是根据北方的地理环境,每年冬天要把葡萄藤埋入土中,待到来年春天气温回暖,再通过人工和机械的方式挖出来,绑缚上架。
很多人可能以为,埋藤展藤是贺兰山东麓产区独有的特色,但宁夏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学院研究员王振平介绍,这是北方葡萄酒产区常见的种植环节,是为了让葡萄藤的根系在寒冬里得到保护。“埋藤主要是为了解决冬季葡萄藤存活的问题,现在北方各产区种植的酿酒葡萄多为欧亚种,只能抗零下14℃的低温,低于这个温度,就必须要埋藤,否则葡萄藤的根系就会冻死。”王振平说,而如果到了展藤季不按时展藤,葡萄藤就会在土中发芽,影响生长,也正因如此,葡萄展藤和埋藤,对于北方各产区如宁夏、河北、山西以及东北地区等,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这种冬季埋藤的特点,会对葡萄酒的口感有影响吗?宁夏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学院教师李茹一介绍,埋藤只是为了保护酿酒葡萄的根系,只是葡萄种植时的一个环节,还远不能影响葡萄酒最终的口感。
C 埋藤展藤能省去吗?新技术正在探索中
作为北方葡萄酒产区酿酒葡萄种植中的重要环节,埋藤、展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形中也提高了酿酒葡萄种植的成本。那么,这些成本究竟有没有可能降下来呢?王振平说,目前,宁夏的科研工作者们已经对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其中一个项目已经研究了3年。“目前有点眉目了,从理论上说可以实现,但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还在研究阶段。”王振平说。
据王振平介绍,这种新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抗性砧木,来提高葡萄根系的抗寒能力。“葡萄受冻,本质上是因为葡萄的根系受冻,因此我们要通过提高葡萄根系和主干的抗寒性来解决问题。”王振平说,这些抗性砧木可以不埋土,尤其是那种两三年、三四年的野生老砧木,保护根系的效果更加好,而葡萄藤结穗的部位,则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进行保护。
除了这种方法外,科研工作者们也在努力培育具有抗寒性的新品种。“现在培育出来的一些新品种,抗寒性是上去了,但葡萄的品质却不过关,所以还面临着许多纠结和矛盾,但不管怎么说,科研工作者们都在想方设法地去探索可行之道。”王振平说。
记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