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构建优质普惠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集团化办园模式让“一园好”变“园园好”
版次:15 作者:李姝
兴庆区第三幼儿园孩子们正在园内玩耍。
近年来,随着“有园上”问题逐步解决,“上好园”成为新的需求。为让一批新建园、弱势园快速发展起来,实现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均衡,银川市积极推进幼儿园集团化工作,指导县区依托自治区、银川市优质公办幼儿园的资源优势,科学进行集团化办园顶层设计与设点布局,在全市构建起了集团化办园新格局,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满足学片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集团化办学
共享优质资源
“以前家门口没有幼儿园,只能把孩子送到远一点的地方上,坐校车每个月费用是200多元,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了,步行七八分钟就到,方便多了。”兴庆区掌政第六幼儿园大班孩子岳馨妍的妈妈说,她家住在掌政镇燕丰家园小区,去年9月开园后,她就把孩子转到家门口上学了,“幼儿园的环境、管理、伙食都挺好的!”
掌政第六幼儿园是隶属于兴庆区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的公办园,园内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从该集团派来的中层干部张晖告诉记者,这所幼儿园虽然比较小,但园内的活动设施跟城里的幼儿园没什么两样,园内的伙食每两周换一次食谱,每学期送到银川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两次膳食调查,确保营养搭配合理。
兴庆区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兼园长颉林霞介绍,优质课程、教研活动、公开课比赛等在集团内的各幼儿园都是同步进行的,坚持各园文化理念共融、优质课程共建、教育教学共研、教育资源共享、保教质量共评的“五共”管理思路,以及各园“互动互派互培互训互学”的“五互”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幼儿园。
在银川,像这样对标优质园,城区带动农村,提升办学质量的幼儿园还有很多,在集团化管理之下,形成管理共进、课程共建、师资共育、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公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公办带动民办
让学前教育惠及更多幼儿
金凤区第三幼儿园近年来发展迅速,成立了金凤区第三幼儿园教育集团,内含5所公办园及4所民办园,通过公办园带动民办园践行前沿教育理念,让学前教育惠及更多幼儿。
本学期,金凤区第三幼儿园开展了教师研训活动,针对整个民办园的问题,外聘专家对集团的老师进行培训,提升老师的保育保教水平。“通过集团内民办与公办园的观摩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提升集团所属各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下一步,我们计划与民办园开展教师互派交流,促进民办园与公办园教育水平共同提高。”金凤区第三幼儿园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兼园长冯丽娟说。
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银川市将相近的各类幼儿园组建成教育集团,有效缓解热点幼儿园的招生压力,方便集团内教师交流、教学研讨等活动开展,增强优质幼儿园领头雁的辐射带动作用。2023年,共新增幼教集团5个,全市目前共有42个幼教集团。
输出优秀团队
孵化更多幼儿园
银川市第八幼儿园是西夏区第一所公办园,几年前由银川市第一幼儿园进行集团化办园,集团派执行园长,在托管成熟后跟集团彻底脱离。“这两年我们又输出了不少优秀团队,选派了多名优秀的教师到西夏区的幼儿园,保证县域内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银川市第一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说,集团化办园后,集团对一些行政干部进行各部门轮岗培养,多岗位锻炼后,派驻到分园当执行园长,待3年至6年分园成熟后,交付给当地教育部门。
“2018年,我们招生摇号的比例是1:4,比如小班招150名,报名在600人左右,每年招生压力很大。”金凤区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程晓园说。随着政府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力度加大以及集团化办园的发展,目前,金凤区从仅有金凤区第一幼儿园一所公办园,发展到现在已经近70所,老百姓入园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加之学前教育改革,很多民办园变为普惠园,保育保教费用大幅下降,入园贵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金凤区深化集团化管理,新成立以金凤一幼、银川一幼、宁夏幼师附属幼儿园、宁大南校区幼儿园等为龙头园18个学前教育集团,实现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全覆盖。目前,金凤区被认定自治区级、银川市级示范园总计59所,优质园所覆盖率达到83%。
银川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银川市将持续扩大集团化办园规模,创建一批市级以上优质园,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幼儿园。
记者 李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