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民族情
版次:11 作者:史馨钰
七月至,暖风熏,黄河岸边团团马兰花簇拥而开。干枯的旧叶包裹着淡紫的新叶,伸展着,蓬勃着。几处炊烟袅袅升起,淡淡的油香味儿随炊烟飘散开来,勾人的味蕾。
正值周末,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滨河路两旁的移民新村参观。车子缓缓停在一方院落前,刚一下车,就看见墙上挂着挂毯,门前飘荡的红灯笼。正在给小孙女扎头发的马奶奶看到我们,赶忙迎了上来,热络地拉着老师的手:“欢迎,欢迎张老师和孩子们!”
在彼此的问候声中,我们进了屋,茶几上摆满了各色的瓜果,马奶奶把早就备好的八宝茶倒进杯中。抿一口淡红色的茶水,清甘之味直沁我心,一扫旅途的疲惫。
稍作休息,马奶奶一家人便兴致勃勃地教起同学们制作油香。只见马奶奶几次加南瓜汁和面,双手飞快掠过面团。随着奶奶的悉心指导,大家把面团捏成饼状。放进油锅的瞬间,面饼滋滋作响,表皮逐渐变得金黄,时而上浮,时而下沉,似鱼儿在水中嬉戏,又如荷花在湖面漂浮。很快,油饼的香气萦绕全屋,像个顽皮的小精灵,直扑扑地往我鼻腔里钻。“咕咚咕咚”,我仿佛听到身边同学们吞咽口水的声音。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热气腾腾、金光灿灿的南瓜油饼终于出锅了。看着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奶奶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小伙子们,丫头子们,俺们的油饼炸好咯,大家快趁热吃!”我们几个大快朵颐,望着手中自己亲手做的南瓜油饼,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奶奶乐呵呵地说:“今晚就留下来一起吃饭,也让你们尝尝俺家里的味道。”
晚饭过后,凉风习习,马奶奶的四方小院变得热闹非凡,街坊邻居齐聚一院,纷纷带来自制的传统美食与我们分享。柳树下,马奶奶和我们唠起了家常。十几年前,她们一家人还住在西海固山中一隅,交通不便,黄沙漫天。在当时,不仅孩子们上学就业艰难,就连基本的生活饮水也是一大难题。每次天还没亮,全家人就得挑着担子,徒步十几里地才能走到水源。日日年年,他们不向困难低头,顽强地扎根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生长在盐碱地的马兰花,虽周边环境恶劣,但仍不服输,不断寻找着生的希望。终于有一天,那片瘠薄之地迎来了一批村官。他们勤勤恳恳,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奉献于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上。他们就像一批无怨无悔的耕种者,为当地百姓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带领大家走出那片不毛之地,来到沃野千里、山环水绕的这里。在黄河的滋润哺育下,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共同搭建起黄河边美丽的新家园。
“所以啊,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过越甜,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啊!”说到这里,奶奶的眼中闪着泪花。如今,奶奶孩子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有了着落,这是圆了西海固几代人民的梦。望向远方,我看到盛开在缝隙中的马兰花簇拥成一团,它们在这本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里尽情绽放,为大地添上一分紫色的光彩。
旧叶裹新叶,携手迎明天。我突然明白了马兰花的花语——团结与坚韧。它是根扎于各民族之间的爱之花,是让大家簇拥在一起命运与共的文明之花,是各族人民一起共同构建新家园的进步之花。爱之花开,欣欣向荣!
获奖者:史馨钰 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二年级(2)班
指导老师:何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