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因城施策

我市共享单车管理模式获肯定

版次:7 作者:李鲲鹏

共享单车是方便群众出行的便民交通工具,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也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因此如何管理好共享单车,就成了考验城市管理能力的一道必答题。

银川市城市管理局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共享单车运行情况及特点,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通过3年多的监督运营,总结出银川共享单车创新模式,即“智慧化监管”“网格化管理”“无差别摆放”“安全化服务”,逐步推动了公共交通与共享单车一体化运营的银川新模式,受到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的肯定。

提升共享单车管理水平银川有妙招

在银川市的大街小巷,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共享单车方便了群众的短途出行需要,但在管理初期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过去经常能遇到车辆没电了,要不就是走很远都找不到车,想还车时又找不到地方停。”市民刘凯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之前使用电单车时容易遇到的问题。如今,通过相关部门对共享电单车的精细化管理,这些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

针对热点区域调度不及时的问题,银川市城市管理局要求企业按照150辆车配备一名专业运维人员、通过对区域划定责任的方式网格化分割责任区,责任到人对车辆进行专业运维。“为此,我们还联合当地高校培养专业的运营和维修人员,并且报相关部门申请对新职业进行了认定。”银川市共享单车管理办公室主任郭锐说,共享单车企业也对车辆进行了更新换代,通过提升车辆的电子设备来实现精细化管理。

此外,银川市城市管理局还将联合交警部门,近期将对共享电单车进行号牌的电子化登记,这意味着,可通过道路抓拍系统对骑乘共享单车的市民进行约束,有效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对共享单车的规范,也为城市管理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提供了参考样本。

精细化管理提升共享电单车安全性

对于共享单车,大家关心的还有其安全问题。郭锐告诉记者,经过与消防部门的多次调研,我市率先制定了集中充电仓库统一安全建设规定,按丁类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执行,确保充电仓库安全高效,电池分格存放,电池调度车采用密闭车厢车辆运输,增加联网烟感报警器,确保单车安全运营,为电池又增加了一道保险。

此外,骑乘共享单车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佩戴头盔是非常必要的,有部分市民反映共享单车现有的头盔容易脏污,这为推行和规范骑车佩戴头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为此,银川市城市管理局督促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着手在热点区域投放了一批“智能卫生纱帽机”,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种一次性头盔内衬,类似于自动售货机,市民扫码付款就可以购置一次性纱帽,提升了共享单车头盔的卫生性和舒适度。

记者 李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