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养生 养肝、健脾化湿、防过敏
版次:13 作者:刘威
4月19日,我们迎来今年的谷雨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过好这个节气,可以为安度盛夏打好基础。谚语有云:“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后降雨量增多,农作物开始茁壮成长,空气湿度逐渐加大。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晶建议,谷雨养生重在养肝、健脾化湿。同时谷雨时节,空气中花粉毛絮飘散,过敏体质人群还需防过敏。
1.谷雨养肝,应忌怒忌郁
春季阳气升发,肝火逐渐旺盛,至谷雨时节达到最旺,也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人们容易出现鼻腔出血、头痛、眩晕、目赤、口苦等“肝火上炎”的表现。此时宜调畅情志,戒暴怒,忌抑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良好心态,重视精神调养。
食疗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建议多吃新鲜蔬菜,特别是具有芳香理气作用的果蔬,如芹菜、香椿、香菜、春笋、萝卜、柑橘等,可适量饮用菊花茶,以食补调养肝气。
2.降雨增多,注意防湿邪
谷雨进入暮春,肝脏起伏,脾脏进入旺盛的时期。加上谷雨前后降雨较多,空气湿度大,湿邪易侵犯脾脏,人们容易出现脾胃运化失常、脾胃湿困的表现,如食欲不振、乏力困倦、消化不良、手足凉等。
“所以谷雨养生还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药、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吴晓晶介绍。
谷雨时节,正值春夏之交,要多运动,多晒太阳,排泄体内湿气,但不可大汗,导致毛孔开泄,湿邪反而更加容易入侵人体。故而在谷雨时节要“微微运动,汗出除湿”,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适度运动。谷雨时节最宜快走慢跑,适量运动出汗。
3.气温渐升,吃些辛凉甘润食物
谷雨之后,温度明显升高,可适当多吃些辛凉甘润的食物,比如西瓜、梨、西红柿、黄瓜、苦瓜、白萝卜、莲藕等。“食用辛凉食物不等于吃冷饮,温度一升高,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吃起了冷饮,过量吃冷饮,胃肠道受冷刺激,会导致脾胃虚寒,对身体不利。”吴晓晶医生提醒。
谷雨时节还要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饮食清淡,多食当季的蔬菜,如香椿、韭菜、荠菜、菠菜等,适量摄入新鲜水果如梨、苹果、香蕉、草莓等。这些果蔬可以清肺热,养脾阴,柔肝筋,增强免疫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谷雨时节是各种鱼类的肥美时间,比如鲈鱼、鲳鱼、鲫鱼等,适当食用有利于增强体质。
4.穴位按摩除湿困
穴位按摩也能起到祛湿缓解困乏的作用,日常不妨试试按摩以下几个穴位。
阴陵泉是祛湿要穴,该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每次左右腿用拇指各按揉60下,每日早晚各按一次,以感到酸胀为宜。
关元穴被称为先天之气海,位于脐下3寸。按揉此穴有助于通经络、暖丹田、补元气,可缓解谷雨时节易出现的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中脘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位于脐上4寸。按揉此穴有助于和胃健脾、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可缓解因湿气困阻、脾胃不和而产生的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症状。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揉此穴可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改善脾胃功能,可缓解因湿气过重、脾胃功能失调而导致的问题。
另外,家庭自我保健祛湿效果也不错。可取艾叶30克、桂枝10克、生姜20克,煎煮约40分钟,取汁待变温后浸泡足部,可温经散寒除湿。
5.躲飞絮,防过敏
谷雨节气过后,气温越来越高,各种花草盛开。杨絮、柳絮漫天飞舞,加上人们踏青等室外活动增加,很容易诱发过敏性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吴晓晶建议,在花粉弥漫的季节,过敏体质人群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活动应做好防护,口罩、墨镜、防护镜、纱巾等均可起到遮挡飞絮的作用。过敏性鼻炎患者回到室内后,建议及时使用生理性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清洗掉鼻内的过敏原。有哮喘史的市民需格外注意,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哮喘药物,防止意外发生。对于过敏体质人群来说,还应慎食蚕豆、牛肉、鲤鱼、虾、蟹、酒、辣椒、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
6.谷雨忌春捂
对于谷雨时节捉摸不定的天气,不少老人仍然坚持春捂。其实,春捂也应有度,通常15℃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否则反而容易诱发“春火”,体内产生的热与潮湿相遇容易生病。可视天气情况适当调整穿衣层次,采用内搭加外套的方式,如穿一件长袖T恤或衬衫,外面再搭配一件薄款开衫或夹克,以便根据温度变化调整着装。
小贴士
谷雨茶饮药膳方
●薏米茶
做法:将薏米洗净后晾干,然后放在锅里用小火翻炒,将米粒中的水分炒干,再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保存。喝的时候取出一勺,用开水冲泡即可。
功效:薏米是药食两用的食物,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毒、利水消肿等作用。
●薄荷茶
做法:薄荷6克,砂仁3克,陈皮6克,茯苓5克,煎煮后饮用。
功效:可疏肝理气、健脾除湿。
●薏仁木瓜山药粥
做法:薏仁30克,木瓜20克,山药50克,生姜丝13克,大米100克。以上食材一同放入砂锅,熬粥服用。
功效:健脾祛湿通络。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