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户外运动要小心这几大关节易受伤

版次:10 作者:刘威

资料图片

春日里,各种户外运动总让人身心愉悦。科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功能,促进关节的健康。而不恰当的运动却容易造成关节劳损,甚至受伤,得不偿失。专家表示,有几个大关节是运动中比较容易受伤的,包括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这些关节,才能在科学运动中享受身心健康。

1

运动过猛易致肩袖损伤

肩关节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部位,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一旦出现问题常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梳头、洗脸、洗澡搓背等动作都不能正常进行。常见的肩关节运动损伤包括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症等。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张跃全介绍,肩袖损伤的主要表现是肩关节疼痛,上肢上举疼痛,疼痛部位主要是在肩关节的前外侧,疼痛可以向上臂放射。“肩袖损伤的原因很多,包括肩袖退变及肩关节周围骨质增生、撞击磨损等。用肩挑肩扛物品,以及肩关节反复外展外旋、抬肩活动频繁等,都可能造成慢性肩袖损伤。有些人打羽毛球时大力挥拍、杀球等,肩关节会大幅扭转,这种情况下造成的肩袖撕裂也比较常见。还有些老年人,在进行幅度较大的肩部锻炼时,也可能造成肩袖撕裂。”

另外,进行羽毛球、健身操、游泳等运动时,如果方法不当,就可能导致肩峰下撞击征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肩部慢性钝痛,在进行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疼痛会加重。

日常如何保养肩关节?首先肩关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夏天不要贪凉让空调或风扇直吹肩关节;平时避免提太重的东西,避免单肩背过重的包等;注意活动前的热身运动,避免突然的肩部动作或过度运动。

2

运动过度,小心膝关节滑膜炎来犯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也是少有的只能在一个方向活动的关节,并且是人体负重极大的关节之一,平时最容易受劳累的也是膝关节。膝关节的运动损伤很常见,其中膝关节滑膜炎是常见的慢性损伤之一。

前段时间,银川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郭建斌在门诊上接诊了一名初中生,他是大量长跑练习后,出现了膝关节肿胀,走路疼痛、下蹲困难。经过各项检查,最后被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滑膜是附着在关节软骨上的一种组织,它可以分泌少量滑液(关节液),对关节面、软骨进行润滑滋养,防止关节因受损发生功能障碍。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多由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引起。滑膜功能异常会导致关节液无法正常生成和吸收,从而令膝关节产生积液,就会造成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还会因关节积液导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郭建斌主任介绍。另外,“暴走”一族,也容易被膝关节滑膜炎缠上。

如何预防运动膝盖伤?首先,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热身充足,待关节反应灵活之后再开始运动。跑步时,应控制好脚落地的位置,尽可能落在膝盖的正下方。从保护膝关节的角度来看,不建议长时间进行爬山、爬楼梯、骑自行等运动。游泳、散步对膝关节比较友好,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能力,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

3

踝关节,最怕反复崴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穿高跟鞋走路、下楼梯、打篮球、踢足球、跑步……都有可能出现足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崴脚是经常发生的“小意外”,很多人并不把它当回事,总觉得缓几天不疼了也就过去了。但有的人发现,一次崴脚之后,时不时就会再次崴脚。

“崴脚后,许多人觉得休息一下就没事了。有的人通过随意活动、按摩踝关节减轻不适。然而这些做法并不正确。门诊也发现,一些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中,没有及时治疗,往往遗留了疼痛、肿胀、僵硬感和不稳等症状,一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典型临床症状是:走不平的路时,容易崴脚、打软腿;剧烈运动时易崴脚;一年之内崴脚超过2次;活动后踝关节外侧反复肿痛;踝关节外侧韧带足印区有压痛。”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足踝专科门诊专家吴占君介绍,“踝关节扭伤属于急性运动损伤,处理时建议采用‘休息、冰敷、加压、抬高’的四步处理法。”

想要减少崴脚,应挑选宽松适宜的鞋子,比如鞋帮较高、减震功能良好的运动鞋、跑步鞋、篮球鞋。在运动后要做好肢体的拉伸和舒缓,尽量选择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

4

网球肘防着点

说到肘关节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不能不提大家比较熟悉的网球肘。“网球肘也就是肱骨外上髁炎,在骨科门诊比较常见,是由肘关节急性外伤、慢性劳损引起的一种疾病。打羽毛球或网球、乒乓球时,如果长期的挥拍或发力不正确,就可能引起网球肘。”郭建斌主任介绍。

网球肘最典型的症状是肘关节外侧有一个明显压痛点,按压时相应的前臂外侧区域也有牵连的疼痛。局部无红肿,肘关节伸屈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会有疼痛感。严重时,患者搓衣服、拧毛巾时使不上劲。网球肘虽有自愈性,但容易反复发作,所以首次出现症状后,一定要注意休息,治疗彻底。

如何预防网球肘?郭建斌主任提醒,运动量一定要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上肢锻炼,增强肌力,这也有助于预防网球肘的发生。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