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理韧性有多大?

版次:11 作者:王敏

遇到挫折或挑战,有人可能会像鸡蛋坠落到地上碎成一摊,也有人也会像反弹的球,从高空摔向地面之后弹得更高。面对不确定性,迅速复原并从中获益,这就是心理韧性。如何打造自己的心理韧性?怎样才能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重新获得内心的力量?本期请随记者和心理咨询师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资料图片

1

留出时间激活潜在心理韧性

说起心理韧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欣说,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经历这样的“韧性”考验。“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对挫折和挑战的认识不同,有人觉得面对的困难是小事,但有人面对这些‘小事’时却感觉比天都大。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如何增加心理韧性,其实是一个每天必做的功课。”

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一个故事,让周欣印象深刻。周欣说,自己的朋友艺宁(化名)这段时间就在经历人生的重要考验,先是经营的公司现金流出了问题,艺宁要扛住巨大的财务压力,还要想办法解决员工的工资;公司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家里又出现了变故,她妈妈今年61岁,突然发生意外,脑出血去世了。人走得特别急,甚至没有给她和老人说话的机会。这样的变故,让本来活泼的艺宁,一下子消沉起来,不愿见任何人。

几个朋友想着一起去看看艺宁,但都被周欣拦下来,理由很简单——当一个人面临一些重大的挫折或创伤时,需要有一个过程去宣泄和消化痛苦。简单说,需要意识到自己“很痛苦”,否则外界太积极去干预,反而“好心办坏事”。“所以我只是给她发了一个信息,告诉她,需要我就联系我,我在。这样一份支持给到她,剩下的一段时间,就需要她自己接受和消化这样的挫折和痛苦。”周欣说,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在帮助她激活潜在的心理韧性。

2

心理韧性究竟是什么?

那么什么是心理韧性?对此,周欣介绍说,心理韧性,又被称为抗逆力、抗挫力、复原力、回弹力,指的是人们应对不利事件和悲痛的反应速度和强度,也就是个体适应压力和逆境的一种能力。它是一种强大的心理素质。“我见过心理韧性很好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待事情一直很积极。就像沙漠中两个迷路的人,都只剩了半瓶水,一个人说,惨啦,只剩半瓶水了。另一个人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水!结果,前一个人倒在了离水源仅有几百米的地方,而后一个人凭着半瓶水走出了沙漠。”

具体说来,心理韧性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复原力,指的是在痛苦、打击、失败、压力的挑战之下,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第二,坚毅力,面对长远目标时体现出的努力和耐力;第三,就是受到创伤后很快成长,能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并鼓起勇气再出发。“其实,每个人都有适应内外环境并保持良好动态平衡的需要,都会受到这些需要的驱动。从根本上讲,心理韧性源于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积极力量,促使每个人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行动。”周欣说,也正因此,当朋友面对这样的挫折和痛苦时,留一些时间让她自己消化,可以更好地帮助她调动自己内在的驱动力,然后再来做一些专业的心理疏导,才会有作用。

3

被爱的孩子,心理韧性会很好

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好的抗压能力,面对挫折、困难、伤害或者创伤,会有强大的驱动力让自己恢复,而有些人却很容易被打败,甚至一蹶不振。对此,周欣说,对个人心理韧性产生不良影响的风险性因素,包括先天内在的因素,以及后天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

先天内在的因素,包括一个人的先天智力、气质和人格类型等。比如,如果一个人属于性格冲动型,那么先天风险性因素就高。而后天外部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居住环境以及家庭氛围等。如果环境不好,比如居住的环境不佳,以及家庭氛围有问题等,风险性因素也会高。

对此,周欣解释说,朋友艺宁有着很幸福的家庭,也是因为有这样稳定、安全的家庭环境,才让她有比较强大的内在力量,“虽然经历巨大创伤,但她并没有放弃一切。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她经历了悲伤、自责。但艺宁就属于后天外部因素比较好的人,等我再见她时,她已经开始工作了,用她自己的话说,‘日子总要继续过的,难受了就哭,实在不行,你就帮帮我。’”周欣说,当然,这并不是说她自己就处理好了创伤,也并不是就没有了压力,而是她有能力让自己去面对,也有勇气去承认自己并没好起来,“其实往往是心理韧性较好的人,才会说出自己的弱点,也会接受别人的帮助。”

最后周欣强调说:“一个有爱的家庭养育出的孩子,心理韧性一般都会很强的,不管发生什么,孩子都知道有人爱他、支持他,也就能扛过万难,继续走自己的人生路。”明白了这一点,可以帮助很多家长认识到爱孩子、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小知识

如何培养心理韧性?

那么,应该如何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对此,周欣介绍说,记住五点很重要:

1.培养成长型思维

强调自我激励,相信自身的进步能力和积极努力能够让自己变得更为出色。在培养成长型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将失败和挑战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遇。面对挑战和批评时,不逃避、不必反应过激,把它们看作是自我成长的机遇,从中收获经验和知识,就能不断完善自我。

2.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念,是成功和成就感的来源。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成功经验,强化我们的成就感,让我们对自己有更多的信心和认同感。

3.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提高心理韧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会为我们提供情感和实际的支持。

4.适当的身体锻炼

身体健康可以促进心理韧性的发展。适当的运动、放松等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和压力。

5.拥有目标和方向

拥有积极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我们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