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舅”吴斌
一个为孩子操碎心的男人
版次:7 作者:陈玲
吴斌陪伴小外甥玩玩具。
吴斌在试点社区向老师家长普及育儿知识。
记者 陈玲 文/图
一件橘黄色卫衣度过春夏秋冬,一脸络腮胡让爱他的宝宝们好奇又亲昵,他时常自嘲自己是个为孩子操碎心的男人,他就是“奶舅”吴斌。小外甥曼曼是他婴幼儿行为发展研究的第一个案例,所以他对“奶舅”这个昵称格外珍视。
“奶舅”吴斌,民盟盟员,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攻婴幼儿行为发展研究,一本《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跟奶舅学幼儿习惯养成》获得3位相关领域院士推荐。他对0~3岁幼儿案例的研究成果每份报告在社交平台的平均阅读量超过500万人次,微博、公众号、B站都有他科普育儿的大V声音。
面对这些光环,吴斌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为孩子操碎心的男人。”
从事婴幼儿行为发展研究多年,吴斌用自己的专业研究为无数婴幼儿家长送去了实用的好习惯养成攻略。如今,他回到了家乡宁夏,为西部农村婴幼儿高质量抚育开启不竭探索。
社区里来了个带娃能人
在永宁县闽宁镇福宁社区,海洋主题的儿童之家是社区0~3岁婴幼儿的成长乐园。在这里,几位小学生被聘为“小馆长”,定期为0~3岁的小宝宝们读绘本。村民们也会走进儿童之家,在这里听“奶舅”吴斌讲幼儿科普教育课程。
在兴庆区大新镇新安社区,艺术主题的儿童之家,是低龄儿童科学抚育的阵地。社区工作人员、幼儿园老师、幼儿师范院校老师、宝爸宝妈们,都可以在这里学习到科学有效的好习惯养成“攻略”。
福宁社区和新安社区,是吴斌婴幼儿早期教育公益服务项目的两个试点。2022年,这一项目获得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资助后,吴斌返乡的轨迹就变得越来越频繁。
福宁社区和新安社区,同属城乡结合部,同是中国西部农村正在崛起的希望田野。村民们对这个穿着出挑的络腮胡男人,曾观望议论了很长一段时间。试着听了一些课、用了一些吴斌教的方法后,村民们意外地发现,他教的方法确实很实用,育儿的困难也迎刃而解。
村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称“奶舅”的男人,是个带娃能人。他教的带娃方法叫科学育儿。
婴幼儿行为发展研究,从当“奶舅”开始
“奶舅”吴斌是个带娃能人,能在哪里?饭席间大人聊天、孩子玩手机怎么办?幼儿哭闹,不予理睬还是立刻满足?孩子在商场看到玩具就不走了怎么办?……这些困扰家长的问题,吴斌都能送上轻松实用的实践指导。
这些“攻略”是过去6年吴斌和他的团队,对1610个幼儿案例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囊括了婴幼儿行为发展规律及引导方法、亲子发展规律及互动方法。如今,他将这些“攻略”带到了宁夏,在福宁社区和新安社区开展试点。
“我的第一个案例是我的小外甥曼曼。”说起从事婴幼儿行为发展研究的初衷,学术研究上一向骄傲的吴斌有些羞愧。
独自带曼曼的第一天,曼曼妈妈下班看到宝贝拖到地上的纸尿裤涨得满满的,不禁愣住了。这样的小意外,在吴斌之后带娃的一个月里频频出现。
一番调整后,吴斌重整旗鼓,和熊孩子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一岁的曼曼刚学会走路,吃喝拉撒都只能用哭来表达,“我发现孩子的每一种哭都不一样,我学会了以哭声辨别满足他的需求。然而,最难的还不是伺候他吃喝拉撒,而是教他如何表达。”按照曼曼的发音情况,吴斌做了一个发音表,从曼曼学说话起就已经将拼音融入到了他的生活。
两年多的时间,吴斌从曼曼身上发现了不少行为规律。为什么宝宝吃饭总敲打?为什么出牙慢的宝宝反而学说话快?总喊“妈妈抱”的宝宝怀着怎样的情绪价值?……总结了有趣的行为规律,可以有的放矢地与宝宝们沟通,育儿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三岁看小”背后的大学问
“追踪研究我小外甥那两年,是我与世隔绝的两年时光。”那时,吴斌的工作只是带孩子和做研究记录。两年的亲身实践,让吴斌深刻理解了心理学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巨大鸿沟,他总结梳理了曼曼成长的所有数据资料后,发布了题为《可改变的人们》11万字研究报告。这些幼儿行为发展规律、习惯培养、互动方法在微博一经发布,迅速引起关注,也同时引起很多从事语言学、教育学研究的专家关注。由这些专家和复旦大学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在这之后的6年里对1610个幼儿进行了追踪,就婴幼儿行为发展的研究推出了4份研究报告。从“玩具不是越多越好”的养育现象分析,到0~3岁婴幼儿发展8阶段、0~5岁亲子发展错位等理论体系,吴斌的工作填补了该领域诸多学术和实践空白,也促进了大众对婴幼儿行为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治愈了宝妈们的育儿焦虑、破解了亲子关系的密码,吴斌在微博上的原创科普阅读量超过了6.5亿人次。《制约1~3岁幼儿发展的十问题、十现象》《不可忽视的亲子发展错位现象及应对》等研究成果关注度和阅读量持续走高。
玩具区如何合理设置?亲子阅读习惯如何养成?家庭权威如何建立?……带着这些从实践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论,“奶舅”的称号成了吴斌名副其实的名片。一身橘黄色卫衣和一脸络腮胡,也成了他的职业标配。
“我想把这些有用的知识真正用在育儿中。”在宁夏的试点探索中,吴斌和他的团队努力尝试着为闽宁镇和大新镇提供场地低龄化改造、专业人才培养、科学托育知识普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学部委员杨焕明,对吴斌试点的200元低成本的托育模式创新赞叹不已:“通过改造利用社区(村)现有场地资源,搭建人才梯队,可以将0~3岁婴幼儿每孩月均2000元以上的托育成本降低到200元以内。”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是大势所趋,生育率仍处较高水平的西部农村地区高质量教育资源却长期匮乏。为了数以万计乡村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吴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扎根基层的决心。他笑着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其中有大学问,我要把这些学问带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