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犬”引流量不必大惊小怪

版次:16 作者:吴戈

近日,江苏泰州动物园内的两只“熊猫犬”走红网络,吸引不少游客专程到现场打卡。这两只“熊猫犬”其实是被染成熊猫颜色的松狮犬,根据园区回应,是为了弥补没有熊猫的遗憾。可该事件在为动物园带来流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争议,有网友认为,这种方式是通过欺骗的方式博人眼球,可事情果真如此吗?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动物园按规定不能引进熊猫,但在网上看到“熊猫犬”觉得挺好玩,就进行了效仿,以增加动物园的趣味性,而且动物园不管是前期宣传还是门口挂的简介上,都明确说了这是两只狗。并且参观“熊猫犬”不用单独收费,包含在动物园门票以内,成人门票20元,1米4以下儿童免费,1米4以上儿童收10元。从事实来看,相信前来打卡的游客都是冲着“熊猫犬”来的,而不是冲着“熊猫”来的。由此看来,动物园并不存在欺骗行为。

动物园的存在确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它更多的价值在于为大家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熊猫犬”的出现,在不伤害动物、不欺骗、不低俗的前提下,增加了动物园的趣味性,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情绪价值,这不正是动物园实际功能的体现?如果能通过此举增加一定的收入,为动物园里的动物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无论如何,都要以动物的健康为第一条件,任何行为都要在不影响动物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动物园也要认识到,这样的方式的确能吸引一些流量,但想要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还需要有更好的文旅产品,或者更好的创新,才能长久地对游客有吸引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园要以更严谨的态度和考量,把握创新尺度,避免把创新变成恶趣味。

吴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