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悠长

酿一杯香醇的蜂蜜黄酒

版次:14 作者:王敏

在不久前公布的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中,宁夏彭阳蜂蜜酿酒技艺榜上有名。当蜂蜜遇上酒,如何酿出回味悠长的佳酿,非遗传承人虎忠龙心中有数。

一心酿好酒

“我现在已年过半百啦,可35岁开始,才真正开始酿酒的。”虎忠龙笑着说,虽说自己是“半路出家”走上了酿酒之路,但事实上,在彭阳,家家户户都会酿酒。“咱彭阳有手工酿酒的传统,我十几岁时就跟着母亲学酿酒了,那时候酿酒就像做饭一样普通,只不过一直都是自酿自用。”

2004年,陪孩子到邻乡求学的虎忠龙离开了耕种多年的陡坡旱地,为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凭借酿酒技术在街边开了家农家乐,卖起了自酿的蜂蜜酒。回忆那时的岁月,虎忠龙十分感慨,“那时候一间窑洞里,摆放着几个有些残破的缸,雇三四个人,一年也就酿两三吨酒,这样一卖就是10年。”

虽然环境简陋,但凭着好手艺,虎忠龙酿的蜂蜜酒慢慢在坊间流传开了,越来越多村子外的人,开始找他买酒,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好,虎忠龙却“忧心忡忡”。“当时还是希望能在设备上升级,感觉那时候生意虽好,却看不到很远的未来,所以一心想着怎么能让自己的‘破缸’换‘新缸’。”

或许正是心意所向,2014年,得知县城建设了工业园区正在孵化企业,虎忠龙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始进驻园区,借助政策扶持,风风火火地办起了酒厂。这样的选择在当时很多人眼里,都是有风险的,也有人劝他谨慎,毕竟作坊酿酒和办酒厂酿酒完全不一样,虽然机械设备多了,生产规模大了,但要承担的压力和风险也随之而来。“但我想的很清楚,一心只想酿出好酒,只有酒酿得好,才能把未来的路走好。”

自古就有这幽幽酒香

和很多工业制酒不同,虎忠龙的蜂蜜酒,是泥缸自然发酵而成。虽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酿出的酒,回味悠长。“用酒精和蜂蜜勾兑可以把成本和售价压到很低,但现在的消费者更注重品质,这是我们坚持传统酿造‘笨办法’的初衷。”虎忠龙说。

去过虎忠龙酒厂的人,一定都看过这样一幅场景——一个清瘦的穿着工作服的师傅,站在小凳子上,他的身边,是两排一人高的泥塑酒缸,只见他用玻璃取酒器舀出半杯蜂蜜黄酒查看成色,空气中,弥漫着蜂蜜发酵后的酒香。“你看这种棕色,至少一年陈酿才有这种透亮的色泽。”虎忠龙介绍说,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彭阳蜂蜜黄酒在传统黄酒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六盘山区当地的优质蜂蜜和枸杞、茯苓、山药等药食兼用的材料,使用的麦曲菌种丰富,发酵力更强,酿造的蜂蜜酒不仅色泽透亮、回味悠长,而且酒精度高,营养丰富。

“我们祖祖辈辈守着这门老手艺,不断完善酿酒的过程,改进酿酒工艺,现在能有这样的成绩,都是站在祖辈人酿酒经验上前行的。”虎忠龙说,这绝不是谦虚,而是“古有记载”。原来,彭阳县黄酒酿造历史悠久,从古代开始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酒。流传的诗句“彭阳有酒皆罐罐,提神醒脑舒坦坦,有朝一日归长安,大宴三日罐罐酒”,更是道出了彭阳黄酒的好味道、高品质。“彭阳黄酒代代相传至今,现在我们让蜂蜜和黄酒相结合,再添上具有养生功效的中药材,你说这酒,能不香么!”

古法复兴的路 走得通

如今,虽然厂子设备升级了,但虎忠龙酿的蜂蜜酒,靠的还是优质酿酒原料+泥缸自然发酵,一些机器设备的使用是在灭菌、提纯、检验等环节发挥辅助作用。“人不能忘本”,这是虎忠龙的座右铭,也正因此,他酿的酒,才“不怕巷子深”。

2021年,彭阳蜂蜜酿酒被确定为第四批固原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虎忠龙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彭阳蜂蜜酿酒技艺成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给了虎忠龙很大的鼓舞。“我们酿酒行业有句话,叫‘曲为酒之骨’,在每一个酿酒人看来,人和曲同样重要。”虎忠龙说,一缸酒,只有用心、用情,糅合了时间、手法、耐心、经验,才能保证酒品始终如一。

正是秉承“纯醇”之心的传统手艺,紧抓消费升级带来的商机,才给了老手艺以生机。当地人说起“虎师傅的酒厂”,也是情谊满满,很多人的子女,因为酒厂,而有了稳定的工作,也有了踏实过日子的依靠。对此,虎忠龙有些不好意思,在他看来,能带动很多村民就业,这是自己最初没有想到的,但他清楚,“古法复兴”这条路走得通,未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就像酿的蜂蜜酒一样,回味悠长。

记者 王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