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兴庆,要讲好“味道故事”

版次:2 作者:刘薇

提起重庆会想到火锅,提到武汉就想起热干面……美食之于城市,是一张名片,是一种代表。随着旅游空间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各地都在探索“美食+文旅”融合新模式。

前两天,兴庆区办了场“面王争霸”,40多家餐馆拿出十几种特色面食同台竞技,臊子面、牛肉面、野生蘑菇面、炒寸节、炒刀削、搓面……从味道、外观、技术、创意四个维度比拼,最终产生了“兴庆面王”“兴庆好面”“兴庆区特色面食”三大奖项及各类单项奖。

比赛是为了展现兴庆区面食魅力,加大品牌推广。银川美食多而杂,面食就有许多种,尽管本地人爱吃、认可,消费群体也比较固定,但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有限,所以要在口味、形象、推广等方面下功夫。兴庆区选定面食,因它花样繁多,亦是百姓餐桌上的主角。千“面”兴庆,这是大赛名称,不但在说面食在这里被赋予了千变万化的风味与形态,也在说这里不同的风土人情。

促进地方美食走向全国,要讲好“味道故事”。原因不难理解,就是为了让消费活起来、让烟火气浓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美食动力。比赛是结束了,但“味道故事”还得延续。兴庆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称,其后将走进兴庆区宝藏面食店铺,与“守味工匠”“面食大咖”对话交流,挖掘每一碗美味面食背后的故事,以此来提升千“面”兴庆的整体品牌效应,提升消费者对地方美食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这的确是扩大消费群体的有效一招。但不管是以赛事提升热点,还是以故事巩固品牌,最终皆要回归“味道”本身。味道,代表着消费体验的两个方面——味觉的满足和服务的满足。丰富消费体验需要做好管理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拓展等等。在传承与创新中将品牌影响力拓展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就会形成一种全链条供给力,对培养城市亲和感,乃至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都会发挥良好作用。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