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打造401个“塞上红色驿站”
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版次:6 作者:范晓儒
一间小屋,几张桌椅……在这里,歇脚、充电、饮水、加热、取暖等生活服务一应俱全。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新就业群体就业方式灵活、工作平台化、流动性强的特点,从关心服务保障入手,依托各类党群阵地,整合资源打造401个“塞上红色驿站”,通过高德地图发布驿站点位,将基层党组织阵地延伸到新业态最前沿,服务触角拓展到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个“暖心之家”。
每天中午结束繁忙的送餐工作后,外卖小哥张宏都会来到兴庆区丽景社区“塞上红色驿站”,找个座位坐了下来,并随手给手机充起了电。“中午送完餐在这儿休息一下,顺便给手机充电,特别方便,天气越来越热,这里还提供饮用水和解暑药。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被关注、被接纳、被重视、被包容的感觉很温暖。”张宏说。
近年来,我市新就业群体人数快速增加,但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等缺乏规范管理。“去年5月,社区设立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工作站,我们积极向大家公布法律服务清单,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并提供公益法律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构建起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防护网’,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保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金凤区银新苑北社区负责人说。
“我们在社区的组织带领下,加入志愿巡逻队,在工作期间,化身为基层治理宣传员、监督员。”永宁县胜利社区李振刚说,他是一名快递小哥,在走街串巷派件期间,若发现垃圾乱堆乱放、飞线充电等问题,他都会当面提醒或上报社区,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在哪里,红色驿站的服务就跟到哪里。据悉,去年以来,我市全面整合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小蜜蜂驿站和街道(社区)党群服务阵地资源,以需求为导向,针对新就业群体特点,在红色驿站内提供劳动维权、特殊关爱、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基础体检等10多项服务保障。每年组织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货车司机、行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2022年以来,各级各行业党组织先后选树230名“最美快递员”“最美外卖小哥”,凝聚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记者 范晓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