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已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626个,银川——
全力打造暖心“退役军人之家”
版次:5 作者:梁小雨
一个服务台、两张沙发、数把雨伞,还有饮水机、急救药品……走进贺兰县富兴街街道花园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这里为退役军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准备的“歇脚”场所布置得十分温馨,时不时有人前来这里休息片刻。
●“三心三色”工作模式 让服务贴心暖心
“为了让新就业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更便利和舒心,社区专门合并了服务站功能,已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在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周成芳介绍的间隙,一位老人走进了大厅,来到了退役军人服务窗口。
该服务窗口旁张贴着老兵热线的指示牌,摆放着关于退役军人的政策解读宣传单。这位老人名叫王春秀,今年87岁,居住在美茵湖城小区,闲来无事时他会来此找网格员们聊天谈心。王春秀家住在6楼,由于是独居老人,网格员蔡振浩时常上门关怀,顺手就帮着购买物品、办理杂事,两人由此变得十分熟悉,王春秀说:“我在这里住了3年,社区不仅给我送过饭,还会上家来打扫卫生,感觉很贴心!”
和王春秀一样的退役军人,在花园社区一共有186人,另有现役军人20人。多年来,社区围绕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三心三色”工作模式,坚持“一颗安心+红色港湾、一颗暖心+绿色通道、一颗贴心+蓝色心愿”的服务理念,为退役军人提供安心贴心暖心的特色服务。
●健全军地联动联办机制 创新打造服务品牌
不管是退役报道、权益维护,还是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在花园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反馈。
今年77岁的杨全贵前两年生病,在社区的帮助下申请了临时救助补贴,他说道:“这几年对我们退役军人服务政策很多,我去景区或者办事大厅,也不用排队,正因为社会对我们的尊崇,我们更应该回报社会,服务社区。”
据了解,截至目前,花园社区40余名退役军人自发组建“益本色”志愿服务队,发挥“指导员、老班长”的领头羊作用,成为社区得力助手和坚强后盾,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次。
多年来,我市学习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军”特色、“家”氛围,加强军地联动联办机制,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温度服务退役军人,创新打造一批退役军人服务品牌,每年进行政策咨询、社保接续办理、查找个人档案、双拥卡办理及年检、法律援助、就业创业服务等8000多人次。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服务中心(站)626个,实现服务体系网络全覆盖,154个服务中心(站)创建为全国示范型服务站,27个被评为自治区标杆型服务站,全市打造50个精品型服务站点。
记者 梁小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