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声响

版次:14 作者:朱敏

下班后想吃东方商城门口的麻辣烫,骑上小摩托一路向南,过北京路等红绿灯,西北角小广场边上停着两辆三轮车,一辆摆放着捆扎整整齐齐的蒜薹,一辆码放着红艳艳的水萝卜。两个吆喝声此起彼伏:水萝卜,好吃的水萝卜!新鲜蒜薹,新鲜当地蒜薹!

吆喝声用喇叭提前录好,反复播放,两个男人站在车头,望着过路的行人,期待有人停下来买,偶尔也交谈几句,声音太低,被吆喝声覆盖。

绿灯亮,我们骑行过马路,后面的吆喝声渐行渐弱,像山谷里遥远的回响。忽然,一阵新的吆喝声鲜亮入耳:菠萝,海南菠萝,一个五块,三个十块!

嘈杂的街道像涨潮的海水,一波波漫过身体,脑子已经不会思考了,只好问心,一个五块,三个十块,啥意思,贵不贵?等心算明白,已经过了一条街。

骑到新华商圈,路边小摊开始密集,卖大青芒的、卖黏玉米的、卖鲜花的、卖气球玩偶的、卖鞋垫的、卖手机贴膜的,像落潮之后的贝壳一样,镶嵌在人行道上。他们的吆喝五花八门、多姿多样。有的是瞅准你路过时低低招呼一声,美女,手机贴膜不?有的是自顾自像唱歌般沉浸其中,黏玉米!黏玉米!黏玉米!卖鞋垫的老奶奶脸上始终露出一副愁苦的表情,见人就说,鞋垫带上!

又穿过一条巷子,里面之前有卖猫卖狗卖小兔子的,现在都已没有,地方空出一大片。新装修的几家凉皮麻辣烫店,用崭新的门头掩饰着冷清的街道,可是那冷清也仅仅只有短短的一瞬。巷口坐着五六个缝补衣服的中年女人,她们一边忙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把目光像渔网一般撒出去,试图打捞出一两份生意。

缝衣服不?新买的裤子截边不?

这种吆喝不同于步行街上各大商铺的音乐声,步行街上的商铺播放着各种各样的歌曲,恣意妄为,骄傲而高高在上。金店的仿佛在问你,买吗,我可是金子;服装店的好像在说,进来逛逛,好不容易过季打折;奶茶店循环往复地唱,你爱我,我爱你……给人一种错觉,如果没有爱情,连杯奶茶你都不配喝。

小巷和街道边的吆喝更质朴、更生活化,水萝卜告诉你是好吃的,蒜薹是新鲜的,菠萝买的越多越划算,手工活要像见了亲戚一般问候你、招揽你。其实,不管是哪里的吆喝和音乐,都组成了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声响,生机勃勃,又生龙活虎。

终于走进麻辣烫店里,点完菜,和一个女孩拼桌,菜端上来,刚把一根手擀粉吸溜进嘴里,窗外传来一声吆喝,哎,小白菜,水灵灵的小白菜!

□朱敏 (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