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补”纳入社区便民服务网

不断增强社区服务供给能力

版次:7 作者:刘嘉怡 杨小龙

修个裤脚、配把钥匙、补个鞋底,在永宁县各社区,这些“小修小补”已融入社区网格,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

连日来,永宁县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将“小修小补”服务纳入社区便民服务网,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基础服务的供给能力,让居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便民工坊”开张 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近日,位于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永和社区的“便民工坊”正式启用,可提供磨刀磨剪子、家电维修、配钥匙、银饰加工等多项便民服务。

记者走进“便民工坊”,裁缝杨伟侠正在为居民姜永伏改裤边,量尺寸、剪裁、缝纫、熨烫,凭借多年的老手艺,不一会儿一条裤边就改好了。“自从有了‘便民工坊’,真是太方便了,以后再不用为修改裤边这些小问题跑远路了。”姜永伏高兴地说。

居民李生录家的电风扇不转了,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便民工坊”,没想到维修师傅几下子就把电风扇修理好了。“前几天我家的电饭煲坏了,周边没有维修店,扔了又可惜,我就拿到‘便民工坊’了。维修师傅一会儿工夫就给修好了,帮我省了几百块钱呢。”居民欧云芳对“便民工坊”连连称赞。

据介绍,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生活的需求,永和社区党支部以“党建+精细化服务”打造了“便民工坊”,不仅设置了“小修小补”服务,还为快递小哥、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充电、喝水、歇脚的地方。

除了定点服务,为让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也能享受各项便民服务,永和社区还把各项便民事项和联系方式做成“便民通”服务卡发放给居民,只需要拨打电话就能预约上门服务。据介绍,自“便民工坊”启用以来,已帮助群众解决“小修小补”等100余件关键小事。

阵地共享 一边享服务一边可就业

“我们年龄大了,腿脚也不灵活,专门去截裤边、换拉链也不方便,现在下楼遛个弯,就能把衣服拿到社区裁缝铺,几分钟就弄好了,特别方便。”近日,在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胜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一间小小的社区裁缝铺正准备开门迎客,居民们边唠嗑,边拿着需要修补的衣物等待着。

该裁缝铺的老板叫吴治春,今年44岁,前不久她的婆婆做了手术目前正在家恢复,由于需要照料老人她无法外出工作,在了解到社区为居民们提供阵地共享政策后,便萌生了开一间裁缝铺的想法。

“阵地共享政策不仅盘活了社区阵地,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实惠的便民服务,还能帮一部分人解决就业问题。”胜利社区党总支书记唐静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哨站’的作用,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实践站就提供什么’的原则,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为‘小修小补’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进一步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给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便民服务,让居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记者 刘嘉怡 杨小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