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芬芳绽放

志愿服务彰显大美银川温暖底色

版次:6 作者:范晓儒 肖梦琪

一份事业,因为奉献,才变得更加温暖;一座城市,因为有爱,才令人更加向往。一次次体贴入微的惠民服务,一个个温暖接地气的活动实践……在银川街头巷尾、社区小区、志愿服务站点,随处可见的“志愿红”已是一抹最亮的色彩。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学习贯彻《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46万余名志愿者和17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在各条战线、不同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志愿服务的文明之花正芬芳绽放。

组建志愿服务队 用行动传递爱心

“家里的灯坏了,能否上门帮忙维修一下?”“邻居将拾来的废旧物品堆在走道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希望能管一管……”在兴庆区宝庆社区,居民不管遇到何种难题,都会第一时间向“578”志愿服务队队员徐光前求助。70岁的徐光前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休后就在社区当起了志愿者,这也让他成了居民眼中的“熟面孔”。

“‘578’就是‘我去帮’的意思,邻里有事,志愿者来帮忙,这是我们延续了近10年的传统。”宝庆社区党委书记宋凤梅说,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社区整合过往10支分散的志愿者小分队成立了“578”志愿服务队,推动服务资源与居民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实施红色助残、橙色慰老、暖色睦邻、绿色环保、青色护苗、蓝色治理、紫色关爱“七色彩虹”志愿服务,定期为辖区高龄、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群体开展清洁卫生、义诊、理发、心理慰藉、节日慰问等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志愿者如火似炬,走到哪里,就照亮哪里。金凤区安居苑社区有个“安居大妈”志愿服务队,队员主要由辖区内平均年龄71岁的大妈组成。自成立以来,这支队伍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按照区域网格划分,积极投身治安巡逻、矛盾调解、文明劝导、邻里关爱等工作,她们也带动了更多居民加入志愿者行列。

永宁县永和社区将小区里的“能人”聚在一起,组建了“格格管家”志愿服务队,鼓励居民“走出一小步,助人一小事,和谐一大家”。其中,医务志愿队发挥医护特长为孤寡独居老人上门测血压、讲解保健知识,让邻里之间多了一份守望相助的温暖;治安巡防队主动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守护社区群众;环境绿化队认领绿植养护、修剪小区树木、美化小区环境;纠纷调解队发现纠纷就地就近化解,促进邻里和睦。

志愿服务让城市绽放文明之花

一抹“志愿红”,温暖一座城。随着一个个志愿服务品牌的建立,一项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志愿服务已深度融入我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全市参与志愿服务的群众热情高涨,广大志愿者争做文明风尚的建设者、文明新风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传递着爱与暖,散发着光与热,把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汇成源源不断的“爱心长河”,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新风尚,让大美银川更具品质、更富魅力、更有温度。

“近期,我们组织全市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精神,突出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在《意见》中寻找志愿服务工作新的突破点,比如,如何保障志愿者长效激励机制、如何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如何培育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这些问题都能在《意见》中找到答案。”银川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志愿服务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基层治理、服务民生需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健全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的脚步在湖城愈走愈坚实、志愿服务的文明之花在银川越开越美丽。

记者 范晓儒 肖梦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