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不文明养犬要“击中”关键

版次:2 作者:周志翔

随着夏季到来,外出遛犬的市民越来越多,为进一步创建文明养犬和谐环境,连日来,兴庆区综合执法局开展动态巡查治理行动,主要针对前期动态巡查、投诉强烈的犬只扰民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无主流浪犬及不文明养犬劝导无效的犬只,及时进行捕捉或暂扣,对携犬只出户不牵绳等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文明养犬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要形成全民文明养犬的共识,需要政府各部门紧密合作和协调,针对养犬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加大宣传和治理力度,确保相关规定的有效实施和落地。

遛狗不拴绳目前仍较为常见,部分市民认为自己的狗不会伤人,或者自己能够控制好狗。这种心态导致他们忽视了遛犬拴绳的重要性,增加了狗伤人的风险。《银川市养犬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携带犬只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当束1.5米以内牵引绳牵领,并应当主动避让行人。有法可依,还得执法到位,宣传教育与执法监督要同步开展,让养犬者树立公共空间意识才是关键。

对不遵守规定的遛犬者进行监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增加了执法的成本。可以利用现有智慧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监管平台,将物联网技术、养犬管理APP等集成在一起,形成全方位的监管网络。通过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对遛狗不拴绳等违规行为的实时监管和智能处理。平台还可以提供数据可视化功能,让监管部门能够直观地了解遛狗不拴绳等违规行为的分布情况和治理效果。

要以刚性治“任性”,用法律武器向不文明养犬的任性行为亮剑,加大对犬只伤人、扰民的执法力度,将犬只注册登记制度、免疫、收容等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养犬环境。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