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 我市全力建设“算力之都”

版次:05 作者:闫茜

获评全国“千兆城市”、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6748个,千兆网络覆盖率、5G用户占比两项指标位居西北地区首位;2023年全年数字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7%以上……近年来,银川市紧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全力实施数字赋能计划,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银川拔节起势布新局,以高水平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牵引,聚焦“智算”“智能”“智产”,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核心生产力,全力建设“算力之都”。

6月11日,“深圳华付-中电算力银川智算中心项目”签约落地银川经开区算力小镇,拟部署128台高性能智算服务集群,开发建设AI行业大模型。该项目建成后,总算力将达到2048P,这意味着每秒可完成高达2048Peta级别的浮点运算,足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计算任务,支持数千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进行高强度计算的需求。该项目的落地,将为银川市打造“算力之都”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大中小融通、上下游衔接的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银川市紧紧围绕数字赋能计划,推动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和布局。在同泰怡信息技术(宁夏)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高端人工智能服务器正在加紧生产。“我们的产品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服务器、GPU智能服务器等多种类型,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达到一年20万台人工智能服务器的产能,实现200亿元销售额。接下来,企业将打造‘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中心’和‘算力中心’,随着‘双中心’的建设,将吸引更多上游芯片厂商和下游算法和模型企业的聚集,助推银川算力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同泰怡相关负责人李麟说。

为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助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宁夏枢纽建设,支持人工智能和算力产业发展,培育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生产力,银川市出台了《打造“算力之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我们将加大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的招引力度,对引进人才及团队,享受人才认定‘绿色通道’,在生活补贴、住房保障、人才项目等方面予以保障,最高支持200万元,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等引导作用,撬动保险、信贷、基金等社会资本投向人工智能产业。”银川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