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

版次:08 作者:蔡亚璇

路边的水果摊多了黄澄澄的果子,我凑上前问:“这桃子一斤多少钱呀?”“这是杏子,刚采摘的杏子!”卖水果的大叔热情回应。在闽南老家只吃过杏脯、杏仁、杏干,杏子鲜果还是第一次看到,圆圆的,和桃子一般大小,只是没有像桃子一样的尖嘴。顷刻间,我脑海里回放着春天在麻黄山举行杏花节的画面:开得热热闹闹的杏花林惹得人们各种摆拍、各种留影,犹记得每个枝头都是挨挨挤挤的花,粉白相间,一簇簇,一串串……一转眼就到夏天结果子的时候了。

于是,约上同事走进杏树林,相比于春天,杏树的叶子更多更密,一片紧挨着一片,不留一点缝隙,片片植株上,沉甸甸的杏子摇摇欲坠,比起路边小摊的更鲜、更亮。有的绿里泛黄,有的黄里渗红,挤在稠密的叶子里笑盈盈地往外瞧。单个的,一簇簇、一串串的,金黄的、橙红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站在那,我都不忍心采摘,心急的同事忍不住摇晃着树枝,笑说她小时候都是这样获取自家果树的果子的。顿时,成熟的杏子纷纷掉落在地上。正忙着采摘的果农瞧见,手把手给我们做示范:“我们手工摘,这样能保证杏子完好无缺,卖上好价钱……”尽管她不紧不慢地跟我们攀谈,但是那汩汩成就感还是漾在那富有喜感的脸上。聊着、赏着,我们不知不觉采摘满满的一筐。

盛夏,枸杞也红了。宁夏枸杞素有“塞上红宝”的美称,这响当当的名号吸引着我们前往佟记圈村的赤源家庭农场的枸杞园。串串椭圆的枸杞镶满枝头,缀满夏天的喜悦。枸杞园的来客络绎不绝,采摘的、观赏的,买鲜果的,预订头茬枸杞子的,来来往往。见到来客,主人总热诚招呼:“尽管摘!尽管吃!”我兴奋地问:“可以直接吃呀?”之前只知道枸杞可泡喝,可炖汤,不知道鲜果可以直接吃。“哎——呀,摘下直接吃!没事!”见我还在犹豫中,主人指着刚采摘的一筐筐枸杞鲜果说:“枸杞鲜果不仅可以直接嚼着吃,还能榨果汁喝,有人还拿它来做水果沙拉呢!”他越说越起劲,一同前往的伙伴追问:据说,枸杞鲜果的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等水果多得多,铁含量也非常高。主人频频点头,他还告诉我们,枸杞,田园能栽植,盆中能插种,而且是艺术家们做根雕的绝好素材。“塞上红宝”果然名不虚传!

我摘了一个饱满的,怯生生地咬了一口,果然皮薄肉厚,果肉软软的,甜甜的清香像樱桃似的。细细观察才发现,顶端有花柱痕,另一端有果梗痕。我想,我们平时食用的枸杞估计就是去掉果柄晾晒至果皮起皱而成。

风徐徐吹来,细细的树枝上颗颗“红玛瑙”在炎炎烈日下摇曳、发光,丰润且红亮。这火红一片,是园主人心头燃起的热情。

从枸杞园回程,已是傍晚,小区旁边的小广场像往常一样热闹,人们从容而舞,一曲又一曲,鲜明的节奏有规律地在循环往复着,无论什么样的音乐,人们都把自己当作广场的主角,释放出属于他们的活力和酣畅。宛若杏子、枸杞鲜果……

□蔡亚璇 (福建石狮)

(作者现支教于宁夏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