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戏曲走进校园
版次:09 作者:李尚
近年来,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为青少年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更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信。戏曲艺术以多种形式走进校园,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传承国粹、弘扬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A 形式多样
近年来,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宁夏广泛开展,为青少年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4月22日上午,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西吉县第一小学精彩上演。活动中,演员们为师生带来了两场精彩的戏曲盛宴,同时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互动环节。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老师们亲自为孩子们画脸谱,详细介绍戏曲生、旦、净、丑四个角色的特点和扮相,并邀请学生们上台体验戏曲的基本动作和神态,手、眼、身、法、步的绝妙之处,让学生们深感震撼。《板胡独奏》《唢呐独奏》《戏曲技巧》等节目展示了演员们专业的技巧和精湛的演技,《花木兰》《秋风吹》等经典曲目的演绎,更是让师生们沉浸在戏曲艺术的魅力中。
今年开展的兴庆区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采用了定制式服务的方式,通过馆校协作、牵手共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结合每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将戏曲艺术和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5月17日,兴庆区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兴庆区实验第二小学教育集团臻园分校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戏曲、民族器乐演奏、舞蹈、非遗花儿和书法展示等精彩节目。学校师生们纷纷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B 以美育人
6月5日下午,灵武市第二小学的戏曲兴趣小组步入排练厅。在热身训练后,他们跟随灵武市文化馆艺术辅导员贾文文老师,踏入了戏曲的奇妙世界。贾老师不仅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解析戏曲的每一个动作和唱腔,更亲自示范,教导他们如何精准地掌握戏曲表演中的技巧。
“戏曲进校园不仅是为了传授技艺,更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基本功的训练,接触并体验各种戏曲形式,从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贾文文表示,灵武市文化馆在戏曲进校园的课程设计上匠心独运,确保每位孩子都能深入体验戏曲的魅力。在这场戏曲的盛宴中,孩子们领略了京剧的慷慨激昂、越剧的圆润悠扬、豫剧的行云流水。他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语言、动作、表情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而这种教育在孩子们的日常也得到体现,他们不仅学到了戏曲知识,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开始注重美的细节。“有的孩子平时会特意挺直腰背,精气神就有了。”教师赵永霞说,戏曲的传承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信。
C 因材施教
戏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艺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
5月15日,宁夏青松技工学校内,戏曲声声,琴韵悠扬,宁夏京剧院的演职人员带着《霸王别姬》等传统剧目走进校园,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活动伊始,《霸王别姬》京剧选段便以演员精湛的唱功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演员们身着戏服,声情并茂地演绎着经典角色,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之后,演员们又为大家演绎了多个京剧选段。从身段到腔调,从表情到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韵味。
与低年龄的学生不同,这次没有画脸谱、换戏服等趣味体验,演员们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京剧的地位、起源、类型、行当以及乐队等知识,而刚欣赏过表演的学生们,也听得饶有兴趣。“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了解戏曲文化,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愿,同时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一种有效尝试。”该校党支部书记马明说。欣赏和学习戏曲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审美能力,因此戏曲进校园活动应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培养兴趣和素养。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内含着传统仁、孝、礼、义等美德的剧目更适合他们观赏和思索。
记者 李尚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