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
星光点点 汇聚星河灿烂
版次:12 作者:王敏
6月29日至30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黄河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协办的“黄河流韵·非遗焕新”2024年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在银川举办。来自宁夏、青海、陕西、甘肃、四川、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200余位代表性传承人的13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万余件非遗精品集中亮相,为到场的人们打造了一个韵味十足,又时尚生动的非遗现场。
现场活动丰富多彩
6月29日当天,花儿传承人撒丽娜等人带来的《花开少年来》《新花儿与少年》等精彩的花儿联唱,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当人们还沉浸在花儿的奔放与浪漫中时,由宁夏多名音乐人带来的宁夏非遗民间器乐合奏《大河初音》,瞬间将现场“切换”到了属于黄河的宁静与磅礴中,泥哇呜的悠扬、口弦的灵动……还有多种弹拨乐器的烘托和推进,富有层次感的音乐让人沉浸其中。而后,京剧《贵妃醉酒》、宁夏小曲、皮影戏、飞叉、古琴等多个特色非遗节目一一上演,演奏出了黄河流域九省区历久弥新的华彩乐章,也让大家更加期待这场属于黄河的浪漫之约。
“节目已经很精彩了,没想到展出的非遗作品更精彩。你瞧我买了好几种非遗文创作品,每一件都很有特色。”活动现场,还在读大三的纳艳丽边说边展示自己选购的“宝贝”,有绣工精细的零钱包,有扎染出梦幻般色彩的帆布包,有带着乡土气息的布老虎,有惟妙惟肖的糖画……“这次活动,还有一些非遗人带着来观展的市民亲手制作非遗作品,面塑、剪纸、泥塑……有很多选择。你看,这是我刚才完成的漆扇。”纳艳丽兴致勃勃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展现非遗特色与内涵
本次大赛对黄河流域九省区刺绣、剪纸、泥塑、 编织、雕刻(砖、石、木等)、陶瓷等6大类10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品力作进行细致评选,围绕综合印象、技艺水平、文化特色、时尚创新、市场转化5个维度,评选出地域特色奖12个、时尚创新奖12个、转化推广奖12个,展现了黄河流域省区非遗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保护成效。
活动现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王氏泥塑技艺传承人王永红在现场展示了自己参赛的作品,一块泥巴,通过揉、捏、搓、刮、刻就变成了村头聊天的妇女、炕头打牌的汉子、嬉戏玩耍的孩童。在王永红手中,这些泥人有着生动的脸庞,或大笑、或低头思考,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让人过目不忘。说起这次大赛,王永红认为“这是一次非遗的盛会,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当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非遗人用作品对话时,只有创作者们才能感受到流淌在其中的那种力量感——每一位非遗人都在用自己的心血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星光点点汇聚在一起,便是星河灿烂。
“这次,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专家学者们,还会去宁夏博物馆民间乐器展厅、银川市非遗展示中心、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贺兰山岩画非遗体验中心等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点观摩,探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子。”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 王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