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湿热出汗多
警惕这几种皮肤问题
版次:11 作者:刘威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夏天高温炎热,空气湿度大,汗流浃背是常有的事,有的人就连手脚也总是湿漉漉的,易引发一些皮肤问题,而且还会使原来的皮肤病加重。那么,在高温和汗水的双重影响下,哪些皮肤问题应该重点提防?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学博士雷鸣为大家进行了介绍。
1 汗斑
日前,市民陈先生暴汗健身两个月,瘦了不少。但一天洗澡时陈先生无意中发现,自己颈部、背上长了一些白斑,大小不一样,有些融合成一大片,上面还有细小的皮屑,偶尔有点痒。“这些令人困扰的白斑是白癜风吗?”陈先生带着这些疑问来到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就诊。经过相关检查,确诊陈先生颈背部的白斑是花斑癣,并不是白癜风。
酷热难耐的夏天,对于经常大汗淋漓的青壮年男性来说,还要预防一种慢性皮肤真菌病——花斑癣,俗称汗斑。“汗斑好发于胸、颈、背、上臂等处,它引起的白斑一般以毛孔为中心,圆形或者类圆形,白斑边界清楚,范围可逐渐增大,相邻白斑可相互融合。白斑表面看似光滑,轻轻刮擦即有较多鳞屑,真菌镜检为阳性。汗斑病程缓慢,常多年不愈,夏重冬轻。一般情况下,人体出现汗斑时并没有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在炎热夏季出汗、日晒后有轻到中度的瘙痒。”雷鸣介绍。
真菌感染是汗斑的罪魁祸首,出汗只是帮凶,对于皮损面积较小的汗斑,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外抹或外洗;皮损面积较大的,可以选用口服药物,避免斑点长期留存和反复发作。
那么,夏天如何远离汗斑困扰?雷鸣建议,喜欢运动的人群,出汗后及时清洁汗渍,注意把身体褶皱部位也要擦干,尽量保持皮肤干燥。平时要勤洗澡,勤换衣服。衣服尽量宽松,穿纯棉或麻质面料,保持吸汗透气。被单、毛巾等也应经常清洗晾晒。
2 汗疱疹
市民王女士发现,这几天手指上又长了一些透明的“小水泡”,轻轻刺破后,里面会流出一些清亮的“水”,且奇痒无比,手上还出现了脱皮的现象。担心这种病会传染给家人,王女士赶紧到医院就诊。经皮肤科医生仔细检查,最终确诊为汗疱疹。得知汗疱疹并不会传染时,王女士这才放心了。
夏天天气炎热潮湿,加上有些人爱出手汗,汗疱疹就会找上门来。雷鸣介绍,“汗疱疹一般成群发生,典型皮损为双手足掌跖、指趾屈侧、指间弥漫分布的小水疱,水疱有针头至米粒大小,疱液透明,症状表现为瘙痒或灼痛。水疱一般不自行破裂,约2~3周后可吸收干涸形成脱皮。”虽说汗疱疹不传染,但也不建议把水疱抓破,因为皮肤破溃后容易引发感染。在早期汗疱疹还是小水疱时,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瘙痒明显的话,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止痒药物。
汗疱疹好发于情绪紧张、压力过大的中青年人,病因尚不明确,精神因素、病灶感染、局部过敏或刺激、过敏性体质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可能与本病产生有关,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有些人使用了洗衣粉、洗涤剂、肥皂等会诱发汗疱疹加重;还有些人会受紧张、疲劳、抑郁等情绪诱发。
如果以前得过汗疱疹,那么在春末夏初时就应提前注意,少洗手,不要用肥皂等碱性洗涤剂,可选用温和型的沐浴露、洗手液。
3 痱子
近日,李女士3岁的儿子明明在吃了海鲜后,身上起了很多小包,又红又痒,哭闹难眠。李女士以为孩子得了湿疹,便带到医院儿科就诊。医生仔细检查后表示,孩子患的是宝宝易在夏季得的痱子,并不是湿疹。
痱子是夏季常见的皮肤问题,通常发生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痱子多发于幼儿,常见于易出汗部位,如头面、颈项、胸背、腋窝、腹股沟、四肢关节处。这是因为,夏天出汗多,如果汗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汗液往毛孔的周围组织渗透,就会导致痱子的出现。
夏季,如何让宝宝摆脱痱子?雷鸣给出以下建议。
有宝宝的家庭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散热,可通过空调、风扇等设备改善室内高温、湿热环境,室温最好控制在26℃~28℃,但要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宝宝。宝宝夏季服装要轻薄、柔软、宽大些,及时更换潮湿衣服。有的妈妈喜欢让宝宝光着身子,以为这样更透气、凉快,但这样宝宝的皮肤更易受到不良刺激,一样会长痱子。孩子活动后大汗淋漓,应及时给孩子擦干汗水,但不要用凉毛巾擦拭。
4 脚气
一到夏天,市民陈阿姨的脚气就复发了,脱皮、红疹、水疱等症状让人好生烦恼。前不久,痒到抓狂的她,自己去药店买了点治脚气的药,将大蒜水煮开,加入药水后用来泡脚,以为这样可以杀菌。谁知不仅没治好脚气,反而出现双脚渗液的情况。就诊后,医生诊断她是因治疗脚气不当导致的双脚感染。
脚气也叫足癣,属于真菌感染,夏天温度高、湿度大,易于真菌的生长繁殖。湿热的环境,让有些人的脚也像泡在水里一样,这更让脚气有可乘之机。另外,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足癣发病率也较高。
有些人觉得脚气是小毛病,并不太重视。其实,小毛病可能让你吃大苦头。因为脚气作为真菌的驻扎地,为真菌提供“食物”和“住处”,有脚气的人也可能同时有体股癣、手癣等其他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发现,有的人因为不注意,脚气引发身体躯干部真菌感染,手上、身上反复脱皮,瘙痒难耐。
“脚气比较顽固,传染性比较强,易反复发作,必须彻底治疗,治疗一般以抗真菌药物为主。”雷鸣建议,防治脚气,首先应注意足部的透气性与舒适性,尽量穿透气较好的鞋袜,鞋袜应勤换勤洗。尤其是脚汗大的人,要养成每天换鞋的习惯。如果每天换鞋不易实现,可以脱下鞋后放阳台上风干、用吹风机猛吹几分钟。因为真菌一怕风、二怕干、三怕阳光,只要保持足部的干燥,真菌通常难以滋生。还要避免与别人共用拖鞋,尤其是其他脚气患者。最好不要光脚穿球鞋,衣服和袜子不要混在一起清洗。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