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那份爱,因愧疚变沉重

版次:12 作者:王敏

“没有从小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条件,我很愧疚。”“每次在批评完孩子后,我的内心充满了后悔和自责。”“上次和孩子吵架后,我心里一直觉得内疚。”……你是否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常有这样的愧疚心呢?每次产生愧疚心之后,是否又会想着去弥补?其实,就是这份愧疚心,会逐渐成为阻碍亲子关系的一道墙。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1 认识到自己的这份愧疚心

张茜(化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今年39岁的她,在生了老二后,就辞掉了工作,全职照看孩子。其实这并非张茜理想中的状态,在她看来,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这样不但能让自己有好的状态,也能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当时生完老大后,出了月子就很快回去上班了,孩子主要让我爸妈照顾。当时工作也忙,孩子半岁的时候,我就把奶断了,每天上班也是早出晚归。”张茜说,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到了孩子三岁,自己升了职。可她发现,等自己回过头想多陪陪孩子时,孩子却总是吵着要姥姥。“虽然从她上幼儿园开始,我就放慢了工作节奏,但她还是喜欢和姥姥在一起,经常不愿意跟我回家。”

也是因为怀着对大女儿的愧疚,生老二之后,张茜毅然辞了职,一心想当个好妈妈,多陪陪孩子。张茜还主动学习了很多科学育儿的知识,尤其是怎么管理情绪、怎么有效沟通等等。她在育儿学习中,认识到了自己这份愧疚,不仅仅是对于大女儿的,还有对小儿子的。

2 两份沉甸甸的愧疚

说起这两份沉甸甸的愧疚,张茜也很无奈。

“学习得越多,我越觉得自己当时作了错误的选择,没有在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好好陪伴女儿,而且当时工作忙的时候,我自己也经常烦躁,孩子有时候哭闹,我就会大声呵斥。”张茜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对老二她竟然也时常愧疚。原来,在老二身上,张茜觉得自己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但理论和实践是两回事,有时候看其他孩子的妈妈对孩子那么有耐心,想着自己也可以,但实际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儿子调皮捣蛋的时候,张茜也还是会生气,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依旧会怒斥,吓得孩子更是哇哇大哭;儿子把新买的玩具弄坏了,张茜会指责孩子不懂得珍惜,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但越说越自责,“如果不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工作,觉得自己已付出很多,可能也不会因为孩子弄坏了一个玩具就责骂。”

这样的心理,像一团浓雾一样,笼罩在张茜心里。虽然很努力地学习做一个好妈妈,可在育儿的过程中,张茜说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已经辞职陪伴孩子了,如果还陪伴不好,那真的就说不过去了。”

3 “帮助妈妈,看到她的问题”

说起父母的愧疚感,马博伟(化名)深有体会,他说:“不是我,而是我妈妈。”

今年上大学的马博伟在说起自己的妈妈时,语气很沉重,他说在自己的印象中,妈妈会经常对他说对不起。以前年纪小,他并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这么说,等慢慢长大了,他才明白,因为妈妈从小的成长环境不好,她心里很多想做的事情这辈子都不可能实现了。“当我妈发现她自己不能给我提供更好的环境时,那份愧疚感越来越深。”

马博伟说:“有一次,妈妈甚至为了让我不要花费时间参加学校的辩论赛,跟我吵了起来,情绪一度失控,她突然就跪在我面前,说她自己无能,才让我的人生没得选择。”

也是那次之后,马博伟意识到,“妈妈是需要帮助的”,于是借自己上心理选修课的时候,他向老师发出了求助。“从去年开始,我就说服妈妈去做心理咨询,帮助她重新梳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把她自己的问题投射到我身上。”如今,马博伟很庆幸当时能帮助妈妈看到自己的问题。“现在我们能够正常交流和相处,即使有时候她会不自觉地对我感到愧疚,但很快她会意识到是她自己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的话

李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亲子关系中 愧疚也是一种内耗

陪伴孩子产生的愧疚感,在生活中很常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倩说,其实在亲子关系中,最大内耗就来自这份愧疚感。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亲子关系的障碍是漠视、冷漠,但实际上,如果“爱”得太过,也会成为亲子关系的阻碍。

“愧疚的本质就是对于爱的反思,这本质上是一件好的事情,只要控制好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做法,找到和孩子之间的平衡点,就能大大缓解内疚感。但实际上,很多父母都会带着这份愧疚感失控,甚至是在道德绑架孩子、操控孩子的人生。”李倩说,比如像马博伟的妈妈,就是这样想要通过干涉孩子来降低自己的愧疚感,而这份愧疚感,可能是源于自己的童年没有被满足,遗憾、不甘心、埋怨……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看似是愧疚,其实是在用错误的方法,弥补自己的情感缺失。

而张茜的问题更为普遍,李倩说,现在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都在学习如何科学育儿,但她们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她们不仅仅是妈妈,还是她们自己。“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自己的情绪。所谓‘科学育儿’,是要让孩子知道,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如何表达情绪、如何利用情绪解决问题、如何不被情绪控制……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倩感慨地说,很多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都会多多少少产生愧疚心,这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怀有天然的爱,“但不能爱得过了头,否则对于孩子来说,只能感受到压力和束缚。”

小贴士

育儿先育己

那么如何疏解那份愧疚感?

对此,李倩建议家长朋友们,育儿先育己。当我们感到内疚时,要寻找一下这个内疚的来源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中,是否受到了我们自身内在看法的影响?那么我们要如何改变内在看法呢?一是检视其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就要摒弃掉。二是学习扩充我们自己的知识储备。当看待事物的角度越广越深刻,我们就越能在保持开放的同时鉴别信息,避免焦虑和内疚。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