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哇呜、口弦、羊头弦子、桦树皮鼓……
他们用宁夏民间乐器奏响家乡特色音乐
版次:06 作者:王敏
近段时间,宁夏一支特别的乐队,频繁出现在各大文化类活动现场,当泥哇呜、口弦、羊头弦子、桦树皮鼓等宁夏特色民间器乐经过乐手们的演绎,合奏出富有层次、情感充沛,且带有宁夏地方音乐特色的旋律时,每一个音符都令人心动。
这支乐队名叫“回响·宁夏非遗民间器乐团”,作为乐团发起人,自治区级口弦非遗传承人李旭和自治区级泥哇呜非遗传承人孙泽垚在讲起这些年乐团发展背后的故事时,都十分感概——他们的初衷很简单,希望用富有宁夏特色的原创音乐,让更多人认识宁夏特色民间乐器,传承可以听的非遗文化。
A
一次偶然的合作
“你们的演奏,对于在钢铁丛林和闪闪霓虹间闯荡的我来说,仿佛是来自于另一维度。我看到了广袤的大地,大风吹过草原引起波浪,马儿、牛羊,在草原上奔跑,苍鹰在空中飞翔,人们点起篝火,起舞高歌。鼓声结束,睁开双眼,仿佛还置身于广袤的草原上……却暗叹耳机无法传达初见时的动人心弦。”分享这段文字时,李旭眼神很柔和,他说,这是去年10月乐团在参加乌镇戏剧节演出后,观众发给他的。
李旭收到后,就将留言原文截图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发布时他自己写下这样一句话——“继续走吧,反正动力很多!”
从2019年一起为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器乐大赛合作了一个主演节目开始,李旭和孙泽垚就因“推广宁夏民间器乐”这一共同目标,开始了音乐合作上的不断尝试和探索。
B
乐团正式成立
2019年7月26日,“回响·宁夏非遗民间器乐团”正式成立,发展至今9人编制的乐团,集合了宁夏民间乐器泥哇呜、口弦、羊头弦子和桦树皮鼓等乐器,为了增加音乐的丰富性,还配有古琴和笛子。
“有时候我们还会使用亲手制作的一些乐器,比如用沙枣木头做的沙枣木梆子,用处理后的羊骨串起来的羊骨响链……这些乐器取材都有咱们宁夏的地方特色,在音乐的演奏中,也能贡献独特的音色。”李旭介绍说,而在乐团众多乐器中,最重要的就是泥哇呜和口弦。
“泥哇呜”,宁夏民间乐器,属边棱气鸣乐器,因吹出来的声音“呜呜哇哇”而得名。在宁夏,人们对这种乐器有不同的称谓,有称“泥吹吹”“啊欧子”“牛角箫”的,也有像固原地区,叫“哇呜子”的。孙泽垚师从泥哇呜国家级传承人杨达吾德老师,曾多次代表宁夏参加文化交流展演活动,也曾与宁夏布衣乐队等不同类型的乐队“跨界”合作。从独自一人研究音乐,到现在和大家一起玩转音乐,孙泽垚很珍惜乐团的每一次排练和演出。
C
多样有趣的民间乐器
“乐团经常使用的泥哇呜,就有四种类型:牛头形、大鱼形、小鱼形和巴郎;使用的口弦也分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音域特色。”孙泽垚介绍说,而羊头弦子音调清脆,琴身是木制的,音箱呈椭圆形,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音响上蒙着一层羊羔皮,琴头饰如羊头。“羊头弦子设有两个弦轴,张两根丝弦,用拨子弹奏,亦可用拇指弹拨。”
这些听着就有趣的乐器,如果静置在展架上,或许会被人们一扫而过,但通过音乐的表达,每一件乐器都像有了魔法,牢牢抓住人们的各种感觉系统,让人打开了耳朵,挪不开眼睛,心灵也完全沉浸在旋律中,难以自拔。“我们就是希望能通过原创音乐的演绎,让更多人认识宁夏多样的民间乐器。”李旭介绍说,目前围绕“风、沙、水、城”四个代表宁夏的关键词,乐团已创作出《凤鸣塞上》《星河沙洲》《大河初音》三首曲目,第四首也正在灵感的聚集中,每一首都立足宁夏地方特色,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D
一见如故后的全心投入
说起乐队的成员,李旭很感概,大家都是因为对宁夏民间乐器的喜爱,而加入的。
羊头弦子的演奏者徐超,是一名高级钢琴调律师、吉他教师,曾在多个乐队担任吉他手、贝斯手,舞台表演经验丰富。2023年,随当时的乐队参加乌镇戏剧节的徐超,认识了李旭等“回响”乐团的成员,当听到由宁夏民间乐器演奏的音乐时,徐超心动了。
“那次,我和李旭一见如故。他跟我聊起宁夏非遗乐器的现状,提到了羊头弦子几近失传,恰好我对弹拨类乐器有一些了解,于是在他的鼓励下,试奏了几下。当时就喜欢上了。”徐超说,从乌镇回到银川后,他就正式加入乐团,并开始摸索着弹奏羊头弦子。“最大的困难,就是羊头弦子已几近断代,没有老师指导,所以定调、定弦、音域等全都要靠自己摸索。”
徐超说,因为现有的羊头弦子音域有限,适合弹奏的曲子有限,所以为了配合乐团演奏的需要,自己目前正在着手制作一把音域更宽些的羊头弦子。
E
对家乡乐器和音乐的那份热爱
“有时我们还会邀请安老师加入乐团的演出。”孙泽垚说的“安老师”,正是李旭的妈妈,口弦项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安宇歌,“安老师还会邀请很多非常有分量的宁夏民间音乐传承人指导我们,和我们一起用音乐进行交流,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代又一代的民间音乐传承人,对家乡乐器和音乐的那份热爱。”
如今,在承袭传统器乐特征和重构宁夏民间乐器使用体系的基础上,李旭和孙泽垚积极进行演奏融合与乐曲创编,乐团也在中国非博会、上海进博会、中国国际非遗节、中国原生民歌节等众多文化交流展演活动中演奏宁夏非遗民间乐器。问及乐团的未来,李旭笑称:“还是那句话——继续走吧,反正动力很多!”
记者 王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