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叫鸲的鸟儿们
版次:9 作者:王敏
白顶溪鸲 郭志宏 摄
蓝歌鸲 宋大昭 摄
黑喉歌鸲 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白腹短翅鸲 王双贵 摄
蓝歌鸲
鸲中歌者
“蓝歌鸲是一种中小型鸟类,体长约14厘米,基本和麻雀处于同样的体型级别,所以当它在灌木丛中穿梭的时候,确实不太好观察清楚,行踪飘忽不定,十分隐蔽。”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聂洧介绍说,在宁夏,每年的春、秋两个迁徙季都能看到它。
虽然名字叫蓝歌鸲,但其实只有雄鸟上体为青石蓝色,其眼部有一条黑色的过眼纹,腹部及下体为白色;雌鸟上体则为橄榄褐,喉部以及胸部为褐色并具有黄色鳞状斑纹,腰部以及尾部上方的覆羽为蓝色。
在人们印象中,中小型飞禽的巢一般都是建在树上或者悬崖峭壁的石缝中,但蓝歌鸲却是个“另类”。聂洧说,蓝歌鸲的巢营一般会藏在密林深处、树枝交错之地,比如层层落叶覆盖的树干基部、杂草丛生的土崖石洞和苔藓密布的地面凹坑等,隐蔽性极好。巢为碗状,外壁由树叶、细枯枝、松针、干草和苔藓构成,内壁由叶柄、细草茎组成,巢穴垫材以干草为主。
作为一名“歌者”,蓝歌鸲的叫声的确很有特点,一开始听曲调简单,但很快就会发出复杂多变的鸣唱。“每当求偶的季节,雄鸟都会为自己的‘心上鸟’高歌一曲,叫声婉转动人。”聂洧说。
白顶溪鸲
低调奢华
如果有造型师看到它,一定会给它的外形点个赞。“全身上下不要超过三个色”,白顶溪鸲深谙此道——头上戴着一抹洁白时尚的纱巾,身着棕红色的“打底衫”,外罩一件短款的“黑上衣”,着装打扮含蓄、时尚有内涵。
最关键的是,它头上的那一抹白,从鸟喙上部的边缘一直延续到后颈处,造型独特,而且颜色也并不是简单的白,在白色的四周,是鸟类独有的黑色鳞状斑纹,有一种低调的奢华。它们的尾巴也很有特点,羽毛较少,呈圆弧状,棕红与黑色的搭配,十分协调。
“这种鸟是地栖类的鸟,常栖息于河谷地区、溪流边的岩石地上。闲来无事时,它们会发出音调上扬的叫声,声音比较单一,听起来还有点幽怨;不过要是发现‘敌情’,声音就会尖细而拉长。”聂洧说,如果耐心观察还会发现,白顶溪鸲有一个特点,就是准备降落时,会不停点头。“它们的飞行能力不强,飞不了多远就要落下,常吃水生昆虫,也会吃一些软体动物、野果和草籽。”
黑喉歌鸲
难得一见
郭志宏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工作,是一名观鸟爱好者。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用镜头记录数不清的六盘山上的鸟儿,这其中就有于2020年6月拍摄到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喉歌鸲。
黑喉歌鸲是雀形目鹟科歌鸲属鸟类。“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科研人员在中国甘肃陇南地区和陕西太白山先后发现了黑喉歌鸲,并采集到十只标本。从那以后,黑喉歌鸲就和大熊猫一样,成为中国特有的具有神秘色彩的野生动物。”郭志宏介绍说,不过此后一百多年,野外关于黑喉歌鸲的记录屈指可数。
也正因如此,当郭志宏在六盘山拍到黑喉歌鸲成鸟以及它的幼鸟时,内心无比激动,“当时拍摄的两天内,分别拍到雄、雌黑喉歌鸲,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且拍到了幼鸟,说明这种鸟已在六盘山安家。”
它们也在宁夏生活——
白腹短翅鸲
红胁蓝尾鸲
北红尾鸲
白喉红尾鸲
黑喉红尾鸲
(非完全名单) 记者 王敏